朝鲜所视作敌对的,并非仅限于美日韩三国,金正恩亲自点明,一针见血,直指核心。
在2021年,金正恩莅临一场国防展览会。此次朝鲜举办的盛会中,展出的均为该国近年来精心研发的尖端武器。
韩国此次对朝鲜的国防展览,视为对方对其的一次震慑行为,因此对展览内容抱持着强烈的敌意,进行了恶意解读。
不料,在此次会议上,金正恩的一言便令韩国深感羞愧。会上,金正恩一开口便直言,美国与韩国并非朝鲜的真正敌人。
若美韩非朝鲜的敌手,金正恩所提的敌对势力究竟指何方?
在上世纪,朝鲜半岛长期处于一种极端动荡的状态,宛如一颗点燃即爆的火药桶,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一场足以改写世界版图的战争。
自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散尽之际,朝鲜半岛便笼罩在战火的阴影之中。当时,以三八线为分界,这片土地被无情地一分为二,各自沦为苏联与美国的影响力范围。
仅仅三年时光流逝,朝鲜便步入了德国的后尘,同一个民族分裂成两个持有截然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它们自建立之初便陷入了不可调和的敌对状态。
在这三年的时间里,两地的发展均以备战战争为主,苏军将自日军手中缴获的武器,陆续配备给了北朝鲜的军队。
在苏联的支援下,北朝鲜的军事力量迅猛增长,令人畏惧。至四十年代末,朝鲜的实力已显著超越南韩,甚至与日本比肩。
然而,这一切都是在苏联的支持下迅速构建而成的。以当今的视角审视,苏联的这一行为似乎是在拔苗助长,然而在那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它却是北朝鲜唯一可行的选择。
北朝鲜国土面积有限,而军事实力的支出占据了大部分国家资源,因此,国内民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经济发展遭遇了严重的阻碍。
为了收拾日本人遗留的后遗症,北朝鲜自1946年起便以国家名义,接管了所有与日本相关的土地,并将其分配给当地的农民进行耕作。
短短二十余日,七十万民众已从政府手中分得土地,此举显著增强了国家政局的稳定性。
随后,朝鲜半岛北部的政府着手将日本遗留下的工业资产收归国有,尤其是那些军工企业。在这一过程中,北朝鲜政府所持有的股份超过了八成,而在轻工业领域,其持股比例则有所下降。
北朝鲜政府接管政权后,对工人提供了优渥的待遇,并废除了日本统治时期遗留的一系列不公正政策。
仅仅一年时光,北朝鲜便展现出惊人的凝聚力。与此同时,南朝鲜地区依旧笼罩在日本的余晖之下,仍被视为殖民地。
在这段1945至1948年的三年里,朝鲜半岛的局势始终围绕着建立一个统一国家的愿景展开。然而,随着美苏两国的介入,实现这一目标的希望却逐年衰减。
在北朝鲜实行社会改革的时候,南朝鲜在美国的控制下,开始大量排挤共产党员,迅速扶持了一个亲美的政府。
与此同时,全球范围内杜鲁门主义的反苏情绪高涨,使得朝鲜半岛实现统一的愿景几近破灭。朝鲜的爱国志士们持续发出撤军呼吁,却屡遭无情回绝。
至1948年8月,在美利坚合众国的助力下,南朝鲜正式建立韩国,首都设于汉城。短短十日之后,朝鲜则在平壤宣告独立,自是两国对立格局正式形成。
这会给朝鲜半岛带来什么?
两年前,朝鲜曾宣称其最大对手并非美韩联盟,那么,真正的敌人究竟是谁呢?
朝鲜为何如此表述?这一观点的依据又是什么?
自1948年朝鲜半岛南北双方分别成立政权以来,朝鲜便抱持着统一朝鲜半岛的军事野心。与此同时,位于南方的韩国,自恃有联合国的支持,在军事层面却处于劣势。
1950年,在斯大林的默许之下,朝鲜半岛局势突变,朝鲜军队全线向韩国发起猛攻。在初期,朝鲜军队势不可挡,将韩国军队迫退至东南沿海地区。
联合国军队迅速派遣援军,将朝鲜军队驱离至北方边境。我国随即组织志愿军赴朝参战,成功帮助朝鲜扭转了败局。
即便停战协议得以签署,我国并未即刻启动撤军回国行动。一方面,为防范联合国军的反悔,另一方面,此举亦便于我们迅速投入力量协助朝鲜进行重建。
在那个特殊时期,我国对朝鲜的重建援助全然无偿,这份慷慨之举使得朝鲜人民充满感激之情,时至今日,他们依然铭记着志愿军的卓越贡献。
随着我军撤离的脚步,朝鲜开始深思自身的对外战略走向。特别是在斯大林离世之后,朝鲜的政局亦曾经历了一段动荡不安的时期。
在赫鲁晓夫接替领导权后,他公开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现象进行了猛烈抨击。然而,朝鲜领导人却对斯大林怀有深厚的敬意,这使得朝鲜和苏联两国关系自此出现了裂痕。
至1956年,朝鲜毅然决然地摒弃了先前对苏联的紧密依存,转而采纳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朝鲜开始接触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并在此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朝鲜就此开始对外妥协。
在1968至1969年期间,美国有多艘舰艇遭朝鲜扣留,两架直升机亦被击落,然而,美国并未因此引发任何争端。
在60年代,朝鲜的对外关系呈现出显著缓和的态势。针对韩国,朝鲜不再一味坚持武力统一,而是提出了建立联邦制统一的新构想。
在这一构想之下,朝鲜与韩国仍将维持各自的独立地位。双方将共同派遣代表组成一个委员会,然而,该委员会的权限将相对有限。
韩国对此抱有殷切期望,在70年代双方确实取得了一些成就。然而,鉴于两国制度上的差异,始终未能就统一意见达成共识。
然而,部分韩国政客亦在其中制造障碍。鉴于当时韩国的人口数量是朝鲜的两倍以上,韩国方面提出,应由两国全体民众共同参与投票。
如此一来,人口众多的韩国便有望获得更多的话语权,然而,朝鲜识破了这一图谋,双方最终不欢而散。
在那时,鉴于朝鲜半岛的两国均尚未跻身联合国成员国之列,韩国一方力主应先携手步入联合国大家庭,随后再着手解决国家统一的议题。然而,朝鲜却依然固守其先实现国家统一、再寻求联合国接纳的立场。
这一态势持续至苏联解体之际,朝鲜对韩国的立场亦有所缓和,并在加入联合国的问题上展现出更为开放的态度。
1991年,朝鲜与韩国携手踏入联合国的大门,然而,朝鲜随即面临新的挑战。面对这一局面,朝鲜将采取何种策略来应对?
在2021年,朝鲜的最高领导人曾在全球面前公开宣称,美国与韩国并非朝鲜真正的敌对势力。
朝鲜的真敌是何方?
苏联解体,朝鲜失去昔日依靠的坚强后盾,先前朝中苏三国的战略平衡亦随之被打破。
而且,俄罗斯成立伊始便与韩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明确表示无意承继苏联与朝鲜所签订的军事协定。
朝鲜一方面彰显其强硬立场,另一方面亦积极与周边国家展开交流,尤其是与日本,该国已作出多次尝试。
在日本与朝鲜的初期谈判阶段,日本方面表示愿意提供战争赔偿,并推动两国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然而,这一努力却被美国强行干预,遭遇了严重的阻挠。
美国之所以阻挠,根本原因在于朝鲜已掌握核武器。在朝鲜未弃核的背景下,美国将介入并干预朝鲜的任何行动。
朝鲜绝无可能放弃其军事力量以换取与日本的邦交,苏联的解体使得核武器成为了朝鲜维护独立的核心依托。
美国对朝鲜的立场深感不悦,因此于1993年再度启动与韩国的联合军事演习。面对朝鲜的强硬立场,其宣称将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美国最终不得不做出让步。
即便时至今日,朝鲜与美日尚未建立外交关系。金正恩也曾明确表示,朝鲜所面临的真正敌人是战争,而非某个特定的国家。
实则自抗美援朝战事落幕,朝鲜对战争已心生嫌恶。战争非但未能真正实现朝鲜的统一,反而加剧了两国关系的疏离,愈发推远。
随后的对抗美国之际,我国再次不得不将战争这一词汇频繁提及,借以威慑美日韩三国。尤其是在苏联解体之后,此做法愈发明显。
朝鲜长期对韩国可能主动发起冲突深感忧虑,因此加速推进核武器研发,旨在确保自身安全。
然而,美国始终将朝鲜拥核视为一项重大威胁,三十余年来,每逢良机便以此议题大肆炒作。
朝鲜所持有的唯一王牌,绝不会被轻易舍弃。因此,不时有关于朝鲜进行导弹试射的消息传来。然而,朝鲜此举的目的,不过是为了确保自身的安全罢了。
尽管朝鲜深知此方法难以持久,金正恩上台后,该国便着手启动了新一轮的外交布局。
最为显著的是对俄关系的调整,近年来已取得显著成效。对于韩国而言,朝鲜依然坚持联邦方案,致力于实现国家的统一。
在国际舞台上,朝鲜虽然仍被视为一个小国,但其在与美国的对抗中屡次取得胜利,不禁让世界为之侧目。
然而,诸多学者并不将此成就归功于朝鲜,他们认为,朝鲜的坚定立场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实乃大环境因素所起决定性作用。
在朝鲜,抱持此类见解的人亦不在少数。他们深刻认识到,在现代战争环境下,他们既缺乏强大的军事实力,又缺乏战略上的纵深,此类冲突对国家而言只会带来毁灭性的后果。
尽管他们在全球舞台上展现出极端的强硬姿态,然而,他们对于战争的恐惧却超过了任何个体。一旦战争爆发,朝鲜的统一大业必将走向破灭。
游客数量显著增长,与美日之间的交流也日益频繁。
这些举措充分展示了朝鲜致力于远离战争,而非主动招致冲突的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