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财报季心跳时刻!真假“业绩王”下的收割与追高谁是韭菜,谁是庄家?
要说A股有啥仪式感,财报季绝对榜上有名。一纸中报,半个投资圈心跳得比坐过山车还快。2025年中报新鲜出炉,茅台还是大哥大,赚得盆满钵满;翰宇药业摇身一变,从“亏损王”直接起飞,净利增幅高达1663%,简直比“逆袭传说”还刺激。广大特材、圣诺生物也都飙上云霄,利润增长率动辄三位数。到底是真金白银,还是背后的包装纸更闪人眼?有人欢喜有人忧,这个财报季,不炒作都不带劲。可业绩数字亮瞎眼的背后,是风口载着“猪”飞,还是新“韭菜”上桌?留个悬念,咱今儿唠一唠里面的门道。
先说点最扎心的。茅台,茅台,还是那个令人咬牙切齿的酱香大爷!半年狂赚20%,业绩稳得吓人,可PE(市盈率)飚到35倍了,真下得去手买的人你站出来让我瞅瞅。再看翰宇药业,这“倒霉孩子”,前几年巨亏10个亿,去年还被骂成“ST预备队”,今年被GLP-1减肥药的风口刮着狂飙净利1.6亿元——说句东北话,屯里二嘎子翻身都没这么快!医药创新、风电复苏、减肥神药……一夜之间这些赛道全成了香饽饽,散户们钻进来就俩字迷糊。到底是“抄底”还是“接盘”?财报数字就像段子,有人乐着有人眼泪快掉下来。唠到这,先卖个关子,这些暴增背后,水到底有多深?
先来剥剥这“洋葱”。市场一阵狂欢,数据全拿出来吓人——广大特材利润增速367%,圣诺生物再暴涨253%。茅台“喝不动”也能净赚,GLP-1把翰宇送上过山车,有人感慨“风口上的猪会飞”,但飞着飞着一不小心就摔成了猪肉馅。散户一边摩拳擦掌,一边嘀咕“这波能轮得上咱不?”问题是,别光看增长数字乐,投资最怕的就是睁眼瞎。广大小股民眼睁睁看着业绩股齐飙,创业板老虎凳都不敢上,门槛一个比一个高。现实一刀扎心超预期的中报≠持续暴涨的行情,去年被新冠药“埋”的还疼着呢。今年风口换新,“发财梦”会不会又是轮回?
市场早不是独角戏。网友犀利点评“茅台还是你大爷,但这PE我真下不去手”、“翰宇这过山车去年还追着骂,今年我都服了”、“风电终于熬出头,广大特材都扬眉吐气了”……更多人关心,不是老板数钱数到手抽筋,而是自己能不能分杯羹。尤其是医药创新和风电,十年磨一剑,前两年亏到裤子都快掉了,如今反弹能持续多久?千军万马都盯着这几只“大肉票”,但肥肉不是人人都能吃到。
嘚瑟劲还没过去呢,冷水就来了。一份中报,大伙儿表面乐呵,实际上心里都打鼓。茅台这35倍高PE,历史天花板挂那儿,谁敢闭着眼睛冲?宁德时代的储能故事讲了大半年,二季度净利率竟然微跌——这不是提前预告“糖炒板栗”变“生板栗”吗?翰宇药业那点靠着FDA批文带来的风口利润,能吃几天?没人敢打包票。
再看创业板,暴增的票全都不是散户能随便上的“门口小卖部”,人家把门槛抬得老高,你只能眼巴巴看着人家分蛋糕。医药创新、储能新贵、风电起飞,但是你一门票都写着“限VIP入内”。至于那些去年新冠药“教训”还疼着的,可不就是“香菜里出牛肉,吃菜不见肉”——看上去人人都能发大财,轮到你的时候就剩菜单!
反对声自然不会缺席。有人说,业绩暴增不过是阶段性意外,风口转眼就变“刀口”;还有人担心,A股这些“百米冲刺”的票,回头一多数都是风一停就落地。困在历史轮回里的小股民,只能刷着网友段子过个瘾。就像那句话,散户买票如上坟——心里祈祷发财,最终大多“币谢人亡”。表面平静,可暗流涌动,谁也不敢说下半年还能不能嗨得起来。
可你要以为这财报戏就这样收场,那才真是“小学生看奥数题——还差点火候”。真相总喜欢躲在数字背后搞点小动作。有人高估了科技的奇迹,把GLP-1原料药当成了新神话,结果医药圈直接上演新版“分肉大会”——大厂封疆割据,原料厂们分的就那点骨头渣。广大特材风电逆转,其实不过是熬过了前两年行业断崖式下滑,一年三倍也只是补偿;真让行业回春,还得看政策和市场双重发力。至于翰宇药业,别看一季暴增,FDA那张“通行证”国外市场谁抢破头,国内几家能吃到肉?风口轮流转,神话谁能永葆?散户的“翻身仗”反倒最考验耐力和定力。
更炸裂的反转是别看前排“妖股”呼啦啦冲,真想赚“稳钱”,极其低调的海大集团,什么饲料、养猪双线增收,人家49%低调赚钱,网友都说“金子埋得贼深”。所以你这热闹的背后,赢家真不是瞎眼冲进去的“情绪股”,而是“下棋认下风、泡粥焖点米”的长线派。市场越闹腾,越考验基本面——能赚钱、现金流足、负债少、有活水,这“四大定海神针”,才是行走股海不翻车的通行证。
伏笔全收割到这里。原来大涨三倍、利润炸裂、PE飚高,没一个能脱离企业内核和整个市场的供需大局。谁能看到雾里雪中那点亮光,谁才真能和资本市场“站着挣钱”。每个人炫过超预期,都得扪心自问一句下一个黑天鹅,不会又飞来头顶上吧?
眼瞅着一场盛宴,尾声反倒变成了群体焦虑。业绩发布完,利好兑现的股票一个个回到解放前,“买预期、卖现实”的老套路百试不爽。散户还在纠结冲进去买是不是高位接盘?茅台风光背后,35倍高PE让人手发抖。宁德的第二增长曲线讲了又讲,储能业务却还在爬坡阶段。那些业绩“暴雷”的票,短线涨完、资金跑路谁管你死活?隔三岔五还来个新变数,比如宏观经济环境、人民币汇率、海外FDA政策……都是不可控炸弹。
更气人的是分歧还在加剧。“专注价值投资”的和“信仰短炒”的吵成两拨,社交平台上天天互懟。“拉长周期肯定能赚钱!” “拉长周期?拉到地老天荒吗!” 市场里没人真能做到“只赚不赔”,别以为数字好看就真的稳赚。你看看去年追高医药股“集体套人”剧情,多少人唱着翻身歌,最后手里的票比东北春天还冷清。雪上加霜的,是那些门口等着上菜的散户被创业板高门槛拦在外头,业绩增长和自己一点关系没有,“看戏群众”才是大多数,这事搁谁身上都不服气!
最后啊,用大白话说,要不是数字背后水分太多,谁愿意天天看人家暴富的段子流口水?回头咱再来夸一夸“瞧茅台,人气顶流,PE比天高,买得起你算我输!”再看翰宇药业,“你这过山车,到底是营养快线还是味精加水?”广大特材风电终扬眉吐气——可前几年到底是谁熬夜掉头发、亏钱流泪的?不由让人怀疑,A股的暴利神话里,有多少是真正长久,多少只是风口作祟的泡沫一场。那些看似“只要追进去就发财”的童话,八成最后变成“追高买单”的现实。嘴上说着“业绩为王”,其实心里都盼着明天能有个更猛的暴雷,然后自己好捡到便宜货。但现实是,大多数人等来的只有失落一茬又一茬,偶尔喜悦也只是昙花一现。你要真信了“业绩暴涨”这套,千万别像去年被新冠药坑过的那些小伙伴——现在你回忆一下一阵冷汗都下来了吧?有理想没关系,但别总想着借疯跑的季报实现财务自由,市场比你想得还会整花活。
这么多“业绩暴增”的票里,咱到底还敢不敢追高进场?是幻想靠财报一夜暴富,还是学学海大集团低调数钱?一边是风口杀疯了的“翻倍王”,一边是高位PE的“泡沫预警”——你觉得市场真能永远暴利不止,还是哪天会突然落下一地鸡毛?欢迎各路大V和散户现身说法,你买进的到底是金子,还是藏着刺的包装纸?评论区战起来,真理往往辩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