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黄金热潮背后的冷思考金价“大逃杀”,攒金人的执念值不值?

金价暴跌的瞬间,攒了一年的“金”梦,像是被一场十二级台风吹散。今年的双11,几乎成了一群年轻人和金价大跌的“悬疑大片”,比李佳琦的直播间还要热闹。攒金人们拿着计算器反复加减,像个数学家一样对得失斤斤计较,以各种方式抄作业、抢优惠券,只为用最低的价格买入黄金。然而,买到没多久,他们才发现,金价居然就这么“塌了”。这场年度金价大戏,除了高光开场,更留下无数人在狂欢后的长叹中品味“买的没有卖的精”的苦涩。

今年的金价涨幅堪称“魔性”,连续上扬让无数消费者胆战心惊,仿佛错过这次双11大促,就永远失去了拥有它的资格。面对汹涌的金价,备婚的袁佳一狠心拿出了十几万买了黄金饰品和金条,甚至不惜奔赴黄金门店排队七八个小时,还费尽心机地蹲服务号、抢优惠券,连计算器都快被她按坏了。对,她们不是做财务工作的,她们是在抢黄金!可笑与疯狂之间,人在商品链接上点来点去的执念竟然要比点外卖的手速还快。买进了黄金的袁佳从此成了“黄金股东”,把心思全用在金价波动的速率上,几乎全无心情欣赏自己的三金首饰。

说起这次双11,消费格局似乎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想想往年的热闹场面,大额美妆券在朋友圈里被争抢得头破血流,而今年却是黄金券成为主旋律。曾经在医美、化妆品领域挥金如土的寒水,也甘拜黄金“血脉觉醒”的潮流。从冷清的高档商场到热闹的黄金门店,再到暗藏猫腻的代购群,每个角落都埋下了金价上涨的影子。渐入佳境的年轻人甚至开启了花里胡哨的游戏模式从拼爆肝抢券到掐点秒抢金饰,从比拼克价算性价比到计较店家是否多发“暴击克数”,仿佛不在金价面前占点便宜都对不起古代传下来的“黄金是保值利器”的传统。

但所谓“金市千变万化,谁也望不透”。一波“买涨不买跌”的操作刚刚结束,金价便来了个惊天急刹车,连李佳琦也始料不及。那些蹲点抢金的人开始纷纷哭晕在小红书,价格回落就像兜头泼冷水,不少人对着手机屏幕一脸生无可恋。有的小批量买入还好,但像袁佳这样的重仓选手就惨了手里的金子非但没升值,反而掉了几十块,心态彻底崩了。曾经靠分享黄金作业涨粉700的悦怡,也变成了无助的“吃瓜群众”,只盼望大盘早日回温,让自己的粉丝以价格为荣。

有意思的是,金店的应对策略也让人啧啧称奇。“订单系统故障”几乎成为了高价回落时无效订单的统一借口,那些玩转大数据的黄金大牌,撒得一手好优惠,却在最后关头悄悄甩了锅,好像消费者的算盘渐渐打得清了,商家的算盘要主动替他们打打这个“折扣”的明白账。

那么, 时至今日,最大的问题仍然没有答案此时是我们上车的最后机会吗?别忘了,金价不是万能的,跑风了可没得补票。攒金人如不斟酌好花出的每一笔钱,买到的终究是固化成本,赔了本还得赔心情。金价大戏的最后一幕总会落下,但它究竟会成为消费者心头一抹耀眼的金色,还是如同一场阳春秋梦中的“虚荣税”,这个问题你想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