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反向旅行攻略#
锈蚀的帝国:勃列日涅夫暮年——经济瘫痪与领袖陨落
苏联农村。一片诡异的繁荣。农民手中的卢布越来越多。银行账户数字膨胀。但商店货架空空如也。他们买不到一件像样的衣服。买不到一双结实的靴子。甚至买不到一块肥皂。钱变成了废纸。财富变成了讽刺。这就是勃列日涅夫时代晚期的怪象——存款增长与物质匮乏的致命矛盾。
最荒谬的数字是什么?仅占全国播种面积2.8%的自留地。却生产了全国59%的土豆和34%的蔬菜。集体农庄发放的工资是卢布。而卢布什么都买不到。生产积极性?早已被体制窒息。
1982年3月。乌兹别克的航天工厂。勃列日涅夫视察暴风雪号航天飞机。工人们疯狂涌向脚手架。想看清他们的领袖。咔嚓——脚手架坍塌了。总书记被压在废墟下。克格勃卫士拼命扒开钢筋。救出勃列日涅夫。表面只是耳朵擦伤。回到官邸详细检查。锁骨断裂了。
第二天。塔什干庆祝大会。这位76岁的老人强忍剧痛演讲。每说几句话就面部抽搐。他坚持为加盟共和国领导人授勋。才蹒跚离场。从这一刻起。克里姆林宫在主席台加装护栏。他身后永远站着一名卫士。防止他突然跌倒。
半年后。阿塞拜疆巴库。他口齿已含糊不清。十月革命纪念日前夕。军队高层年会。他朗读讲稿15分钟。台下无人听懂内容。11月7日。寒风中的红场阅兵。勃列日涅夫却精神焕发。看完整个仪式。晚上还在招待会上发表激昂讲话。苏联民众在电视前欢呼:我们的列昂尼德·伊里奇返老还童了!
但这只是假象。中国古话叫回光返照。科学解释是濒死前的肾上腺素激增。三天后。1982年11月10日上午8点。他在睡梦中停止呼吸。安德罗波夫宣布死因:急性心功能衰竭。五天后。新领袖主持国葬。旧时代正式落幕。
与此同时。苏联工业呈现撕裂式发展。军事科技震撼世界——米格25战机能在三万米高空飞出三马赫速度。核潜艇钛合金外壳让下潜深度超越美国。但民用领域呢?电视机雪花闪烁。电冰箱噪音轰鸣。小轿车油耗堪比坦克。这就是畸形投入的恶果:重工业吞噬八成资源。轻工业像弃儿般萎缩。
20世纪70年代。国际油价暴涨为苏联输血。但经济增长率持续下滑。工业增速从1970年的8%跌至1977年的4.8%。农业增速更惨不忍睹——1.1%。这个超级大国竟沦为粮食进口国。特权阶级在特供商店悠然购物。普通百姓在寒风中排队购买限配面包。理想?共产主义?只剩空洞口号。
勃列日涅夫时代留下的。是一个外表钢铁巨人、内里千疮百孔的帝国。当红旗最终从克里姆林宫降落时。近三亿苏联人冷眼旁观。为什么?因为体制早已掏空了他们的信仰。和尊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