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琢磨一下那个画面:一个九十多岁、身板还没你家门口邮箱高的小老太太,穿着精致的套装,被一个身高一米九、走路带风的美国总统甩在身后,还得自己找角度绕开他。
全世界的镜头就那么怼着拍,皇家礼仪专家们隔着屏幕估计都想掏出速效救心丸。
这事儿,就是特朗普干的。
这感觉,怎么说呢,就像你过年去亲戚家,一脚踹开门坐主位上,然后对着长辈们喊:“愣着干嘛,上菜啊!”
——就是这种级别的错位感和尴尬。
可你要以为特朗普这就是冒犯王室的天花板了,那只能说还是太年轻。
在他之前,早就有个更狠的角色,直接把“离谱”两个字刻在了白金汉宫的史书上。
时光倒回1977年,那会儿的美国总统吉米·卡特,见到王太后,直接上去亲了人家的嘴。
王太后当时就懵了,后来跟人吐槽,说自己想躲来着,没成功,还补了句刀:“自打我丈夫去世后,就没人这么干过了。”
这话里的信息量,你自己品。
所以你看,特朗普那些走路抢镜、拍国王后背的“骚操作”,跟这比起来,顶多算个弟弟。
这就奇了怪了,难道美国总统去英国,都得先在礼仪的雷区里蹦个迪才算完事?
也不全是。
奥巴马家那位米歇尔,就上演了一出神级反转。
她跟女王聊天,俩人从国家大事一路聊到高跟鞋有多难穿,简直是异国他乡遇知音。
聊到动情处,米歇尔一激动,手就搭在了女王的背上。
周围人估计心都凉了半截,想着“完了完了,要出大事”,结果女王反手就是一个回抱,亲和力拉满。
更绝的是,女王还悄悄跟米歇尔咬耳朵:“那些规矩,都是扯淡。”
一句话,直接掀了桌子,把所有礼仪专家的脸打得啪啪响。
原来最大的“规矩破坏者”,是女王本人。
她甚至还想亲自开车载着奥巴马夫妇逛庄园,要不是被特勤局拦着,估计第二天头条就是“女王陛下今日持证上岗”。
这么一对比,事情就变得有意思了。
特朗普我行我素,被骂不懂规矩;拜登中规中矩,结果因为戴了个墨镜也被批“不够尊重”;奥巴马夫妇直接“上手”了,反而成就了一段佳话。
所以,这所谓的“皇家礼仪”,到底是个什么标准?
难道是看人下菜碟?
说到底,这压根就不是什么“外交事故”,而是一场大型跨文化真人秀。
一边是传承千年、刻在骨子里的等级与矜持,另一边是“老子天下第一”、凡事讲究效率和个性的美式思维,这两拨人凑一块,不出点火花都对不起观众。
特朗普把见国王当成商业会晤,拍拍后背,那是他表达“我看好你”的方式。
在他看来,这叫亲切,叫不端着。
而女王那句“都是扯淡”,更是点睛之笔。
她见过多少风浪,什么样的政客没应付过?
对她来说,一个人的真诚与否,远比他鞠躬的角度是不是标准的90度更重要。
英国王室官网自己都说,那些礼仪只是“建议”,不是法律。
女王本人不也邀请过非王室成员在圣诞节喝威士忌,打破了自家的老传统嘛。
所以咱们这些吃瓜群众,也别太入戏了。
与其纠结谁的步子迈大了,谁的手放错了,不如乐呵呵地看这场文化碰撞大戏。
说不定在女王心里,这些所谓的“禁忌”,还真不如坐下来一起吐槽鞋子、喝杯威士忌来得实在。
毕竟,对于一个见证了火箭上天、柏林墙倒塌的老人来说,真正的失礼,可能不是走路快了点,而是把天聊死了,让人觉得无聊透顶吧?
你怎么看这事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