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最后的尊严崩塌!高福利体系难以维持,德国率先投降

德国的钱袋子紧得很啊,8月末的时候,德国总理默茨坦率说,现如今的福利体系在财务方面实在撑不住了。

默茨那个话其实也没多夸张,去年就有德国媒体报导过,说要是德国经济再不往上走,不光福利体系会吃不消,早晚也得像中国一样搞996工作制啦。

这两种说法其实都指向一个核心问题,那就是像德国代表的欧洲福利体系接下来还能不能维持下去?要是撑不过去的话,福利政策要削减,欧洲人还能适应得了吗?欧洲的福利制度是不是养出了一帮懒汉?

要解答这三个问题,得先搞清楚,为什么德国的福利政策会变得难以继续坚持。

政府拿不出钱来的四大原因

德国的福利制度当然是个好榜样,在所有发达国家中算得上数一数二。基本上,如果一个德国人失业了,仅靠救济金维持生活也能过得挺不错。另外,那些有正当工作的德国人,无论是医疗、养老、教育还是生育方面,都享有很全面的保障。

不过,连小学生都懂,一个国家的福利政策得依靠那国家丰厚的财政收入来支撑。就是说嘛,要是国家经济发展快,收入丰裕,要保障百姓的福利也就轻松不少啦。

说到底啊,德国现在遇上的难题正是没那么多钱可用,而造成这个局面的原因也有四个。第一个呢,就是经济增长变慢了,这直接让政府的财头压力变得更大。

过去四五年的日子里,德国的经济连续遭遇打击。俄乌冲突加上全球供应链出问题,导致德国的能源出了一大差错,也就影响了国内的制造行业。比方说到2024年,德国的GDP掉了0.2%,这是自2003年以来,头一遭连续两年出现负增长。

经济出现下滑,直接带来了财政赤字的扩大,到了2025财年,财政缺口已经达到几百亿欧元。政府手头紧了,但福利支出作为刚需,依旧在不断增加。

去年一整年,德国在救济方面的花费涨了14.8%,总额达到了202亿欧元,其中一半多的资金,56.5%,用在养老金和残疾人基本保障上。这也顺便引出了另一个原因,那就是德国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德国是个老龄化挺严重的国家。30多年以来,65岁以上的人口一直在增加,从之前的1200多万人逐步升到快2000万,老年人口的比例也达到了22%。这老龄化的趋势,直接让养老金和医疗费用变得越来越高。

可是在另一方面,能产生GDP的劳动力就越来越少啦。工作的人少了,缴社保的人数也跟着减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德国政府只好从其他税收中挤出钱来补缺。据统计,2024年,要拿出1270亿欧元的税收来填补养老金的财务缺口,这笔支出占了政府年度财政支出的三分之一呢。

据说,未来25年里,随着老年人口逐步增多,养老金的缺口会像坐火箭一样飞涨,德国政府的财政压力也会不断变得沉重。

第三个原因呢,是德国的经济支柱也遇到麻烦了。比如说德国的主要产业,比如汽车、机械、化工之类的,这些都靠出口撑场面。可这几年,德国这些强项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变得越来越吃力,竞争压力也是越发激烈。

就拿汽车行业来说吧,正好碰上转型期,我们国家的新能源汽车大量出口到欧洲,结果让德国的汽车企业感受到巨大的技术升级压力。过去一年里,德国汽车行业失去了大概5.15万个岗位,变成受冲击最厉害的工业部门之一。

难怪德国人都说他们接下来也得过着996的生活,毕竟经济在滑坡,特别是那些支柱产业受打击,要想保持之前那样的高福利水平,德国的工人们可得拼命干活、努力挣钱了。

第四个原因就是移民带来的冲击。过去十年,中东和非洲的移民大量涌入德国以及欧洲其他国家,他们在德国享受同样的福利,但未必像德国人一样拼命工作、创造劳动价值。

仅去年一年,涌入德国的移民就达到43万人,外来人口不断增加,大家都争着分那份福利,财政压力也就随之变得越发沉重。

这四个原因也就成了让德国财政越攥越紧的主要原因。实际上,不光是德国,整个欧洲都遇到了类似的难题。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开始提醒人们,这种高福利政策其实变成了一种陷阱,长远来看,只会把国家拖垮。

福利体系是如何确立起来的?

德国的福利体系起源于19世纪俾斯麦时代,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如今已经走过了这么长时间。虽然过程中遇到不少挫折,但福利政策的核心理念始终保持不变。

欧洲其他国家的情况大致也差不多。之所以福利体系能在欧洲扎根,最初也是因为资本家和工人阶级之间达成了一种妥协。

19世纪上半叶,工业革命方兴未艾,欧洲那会儿根本没有啥福利制度。资本家为了多榨点剩余价值,拼命逼劳动力干活,那时候欧洲的童工也是随处可见的。

随着压榨越发严重,工人们当然难以忍受,于是就用罢工啥的各种办法和资本家拼个你死我活。不管是马克思主义还是什么劳动节这类形式,都算是当年一步步和资本家斗争出来的成果。

就在这个过程中,资本家们慢慢明白了一件事:不停地压榨工人,等于杀鸡取卵,最终反而会损害自己的利益。因此,他们开始通过提高工资、缩短工时、增加福利这些办法来保障工人的权益,这样一来,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也就能逐渐减轻不少。

二战一结束,欧洲靠着一波接一波的重建,结合全球化的推进,经济发展得飞快。政府也是一步步搞改革,完善政策,使得欧洲各国的福利体系比以前变得更为成熟和完善。

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兴旺发展,欧洲的资本家们赚得盆满钵满,当然也不会吝惜把一些利益和福利送到普通劳动者手里。再加上这些年,欧洲各国政府逐步加强了福利制度的建设,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福利体系的日益完善,把过去劳资之间那些矛盾和冲突都盖得严严实实。

不过,掩盖了问题不代表问题就不存在。从根本上看,过去几十年里,欧洲一直靠赚全世界的钱维持发展,因为自己的经济能持续增长,这才让欧洲各国有能力给百姓提供各种福利。

比如说德国那套出口拉动的经济模式,过去很多年里,德国的汽车在全球都很热销。无论是在其他国家建立工厂,还是直接在海外卖汽车,或者把专利卖出去,这些都能带来不少收入。

可是呢,一旦市场到头,或者出现了新竞争者,不管是德国还是欧洲其他国家,靠这套经济发展模式就难持续下去了。经济放缓的时候,政府的财力压力也会变大,福利体系可能就会出现动摇。

接着呢,就出现了一个很根本的问题:赚的钱少了,资本家还会不会愿意再多掏点钱给工人发福利?

现在的福利体系变得更隐晦了,欧洲国家政府都是靠提高税收来维持福利支出的。可是问题来了,一旦经济形势变得不景气,企业的收入就会缩水,它们也就没法多交税了。

德国人能适应没有福利的日子吗?

二战之后出生的德国人,都见证了德国福利体系不断改进的过程,基本上是从不那么完善逐步变得越来越好。如今,几十年来,所有的德国人都享受过福利带来的保障。

如果未来德国政府要削减福利,说实话,德国人是不是还能应付得过来,接受没有福利甚至福利大减的生活呢?这大概才是真让德国政府头疼的事儿吧。

德国工会和许多左翼团体都发出了提醒:如果政府再削减福利,不公平会变得更严重,低收入阶层和老年人的生活会变得更难过。他们也很明确地表示,默茨政府在改革福利的时候,态度得慎重点。

默茨政府还没具体行动,反对的声音就已经接连不断了。可以说,接下来关于福利体系改动,在德国肯定会成为个挺难搞的难题,既得防止国家财政捉襟见肘,又得照顾到社会的公平性。

对德国的个人而言,估计很难 í应对福利缩减后的日子。不是有句老话说吗?由奢入俭真难,也就是说,曾经享受过优渥的生活,一下子回到困难的日子,大家肯定吃不消。

所以,接下来关于福利制度的调整,德国社会肯定会碰到不少争论,甚至可能会引发罢工之类的不稳定局面。这样一来,似乎也验证了一个看法:福利体系和保障其实像个陷阱,反倒会让一批又一批的人变得懒散。

福利体系会走向终结吗?

无论是为了维护劳资关系的稳定,还是为了确保社会的公平公正,现代社会的福利制度都是必不可少的。不过,总有人持这样的看法:福利体系该有个限度,不能无限制地向公众提供越来越多的福利。

因为有人注意到,假如一个社会的福利发得太多,会加重企业的负担,进而影响到企业的投资信心。从公众的视角看,福利制度也的确会催生一些懒散的人。

在一些西方国家,特别是那些福利水平很高的地方,确实存在一部分人什么都不干,就靠政府发的福利过日子,甚至有人会钻空子,骗取福利。这些人不产生任何劳动价值,反倒像寄生虫似的,的确对整个福利体系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去年德国在福利方面投入了1.3454万亿欧元,这个数字几乎等于德国三个州一年的预算总合。要是福利支出再涨下去,国家财政肯定撑不住。这也揭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算福利制度再怎么完善,也不能无限制地延续,经济出了点问题,福利支出马上就会受到影响。

从这样的角度看,福利制度确实会影响到一些人的想法,让不少人误以为这样的好日子能一直持续下去。不过,事儿在于,一旦习惯了这种舒适的生活,回到以前那种艰难的时代,很多人可就难以适应,势必会带来一系列新麻烦。

这不是在说福利体系不该有,而是说,福利的发放应当有个度,作为社会调节的工具,能让所有人感受到一定的公平,但要是让大家过度依赖福利,就会影响到社会财富的积累和创造。

不少中国网民都看到过这样一条新闻,说瑞士把钱发给了所有国民,结果引起了很多人的强烈反对。大家担心的是,长此以往福利会让一些人变得懒散,整个社会也会因此变得不上进、缺乏动力。

整体来看,欧洲的福利体系现在其实是在两个极端之间摇摆。无论欧洲人愿不愿意接受,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加上经济增长放缓,像德国这样的国家不得不面对福利削减的现实,这已然变得不可避免。

结语

目前德国的财政状况还在勉强支撑着,短期内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德国政府估计不会大规模削减福利体系。不过,未来的情况就不好说了,毕竟就算政府暂时不动,那经济增长的减缓也会逼着下一任政府不得不去调整改革。

再说啊,德国人得明白一点,福利体系本来就是政府为了让大家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愿意多生点孩子而设计的,可现实呢,恰恰相反,福利越慷慨的国家,大家的生育意愿反而越低。

这其实揭示了一个 truth,人们在生活条件优越、相对安稳的环境下,更偏向于享受生活,少考虑拼搏和下一代的传承。反过来,在环境恶劣、压力巨大的情况下,大家被生存的需求推着走,就会努力奋斗,想到办法谋生,也会更关心自己的基因能不能延续下去。

因此,欧洲目前遇到的福利难题,恰好为其他国家在制定福利政策时提供了一个不错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