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国足号称最强未出线, 01天赋稍逊修成正果, 3方面对比两位主帅

97世预赛亚洲区十强赛是中国球迷永远的痛,拥有号称最强国足的一批天赋球员,却最终以令人扼腕叹息的方式出局,无缘法兰西世界杯。

四年之后,国足在“神奇教练”米卢带领下,平稳发挥,最终以出色战绩获得小组第一直接进军世界杯。

2001年冲击世界杯成功,是以97年那支国足很多球员为班底的,例如范志毅、孙继海、10号前锋就是他、马明宇、江津、李铁、李明、于根伟和区楚良等球员在97世预赛都曾经是球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大部分球员都是当年的主力。

除此之外,97年那支国足还有后来这支国足不具备的一些天赋异禀的球员,例如高峰、彭伟国、姚夏、谢峰等都是几十年难遇的人才。单从身体素质、个人能力、创造力来看,这几位球员尤其是高峰和彭伟国分别是前锋和组织型中场近几十年来最优秀的球员,而姚夏则是号称“猎豹”,在边路威胁性极强,令对手边后卫根本不敢随便压上,当年马达维基亚遇到姚夏,都不敢轻易压上助攻;谢峰原本也是快马型边锋,后改踢边后卫也是一把好手。

这几位球员,跟2001年的祁宏、李霄鹏、杨晨和谢晖等人相比,无疑更胜一筹,当年杨晨在北京队就是因为没有绝对主力位置才远赴德国寻求出路,而高峰是北京队的绝对主力,技术和速度都是数十年难遇的前锋。

最终97世预赛未能出线,而01世预赛十强赛小组第一昂首出线,不同的结果,跟不同的对手有很大关系。

97年的对手是沙特、伊朗、卡塔尔和科威特;

01年的对手是阿联酋、乌兹别克、卡塔尔和阿曼。

这两次都是小组第一直接出线,小组第二踢附加赛,很明显97年的对手实力更强,沙特和伊朗都是当时亚洲一流球队,尤其是伊朗的球风硬朗,拥有阿里代伊、巴盖里、阿齐兹和当时还未成名的马达维基亚等名将,是中国队的苦主。

除此之外,很多人认为97世预赛最终折戟跟主教练戚务生有很大关系,对此我部分认同,对于戚务生我认为他是水平很高的一位国内教练,从他在国内联赛带队成绩以及排兵布阵来看其实是有不错想法,比较有水平的一位教练,否则也不会让他当国家队主帅。

至于米卢,当时大家对他的认知就是连续4届世界杯带领不同的球队小组赛突围,号称神奇教练。可是在中国10-1大胜马尔代夫的比赛后,有球迷高呼——米卢就是个骗子!

那么戚务生是否跟米卢有巨大差距?

以下我们从3个方面来对比戚务生和米卢两位教练:

1、排兵布阵

在排兵布阵方面,戚务生有自己的想法,但是他并不是完全能决定球队的那个人,97十强赛阶段,国足的排兵布阵和打法显得不稳定,变化非常多。

当时戚务生的国足主打451阵型,有时会变成541,具体人员位置变化也比较多,并非固定不变,当时的国足球员是否真的都是万金油,都能打多个位置?这样的变化好的方面是让对手猝不及防,摸不着头脑,不好的地方是有些球员可能会无法发挥出自己的全部实力。

那届比赛主力门将是区楚良,后卫从左到右是范志毅、徐弘、张恩华和谢峰,后腰孙继海,左中场马明宇,右边中场李明,前腰于根伟和彭伟国(隋东亮和刘军),前锋是10号球员没错就是他,主要轮换还有高峰、李铁、姚夏、黎兵、毛毅军等人。

没错,当时踢后腰的是孙继海,可能是右边后卫谢峰速度快,助攻太犀利,而孙继海当时还非常年轻;而另外一位全能球员范志毅踢的是左边后卫,有时候李铁上场踢后腰,而孙继海踢左后卫,阵型变成541。

戚务生可能不喜欢吴承瑛,所以孙继海在那届比赛得到了锻炼,对后来成长也有不小帮助。

而米卢的阵型相对更加稳定,通常是442中场菱形站位:门将江津,后卫从左到右吴承瑛、李玮峰、范志毅、孙继海,左中场马明宇,右中场李霄鹏,后腰李铁,前腰祁宏,前锋10号没错就是他和杨晨搭档;主要轮换有于根伟、谢晖、安琦、曲波、杜威和宿茂臻等人。

2、临场指挥和变阵

戚务生时期变阵非常多,可能是因为局势的影响,出现不利局面或者为了保住胜果就主动求变。

首场对阵伊朗,第61分钟巴盖里点球命中扳回一球,戚务生在第65和66分钟分别用高峰换下黎兵,隋东亮换下抽筋的于根伟,1分钟后,马达维基亚就突破马明宇和孙继海打进扳平比分的进球!

第70分钟,姚夏受伤下场,李金羽替补登场,但短短5分钟内3个换人名额用完没有起到作用,仅仅3分钟后马达维基亚打进那记惊世骇俗的世界波,局势彻底被扭转!

这场比赛中国队主力前锋10号因上一阶段累计两张黄牌停赛未能登场,而彭伟国也因为膝伤无法出战,对国足的排兵布阵和实力也带来一定影响。

次战客场对卡塔尔,开场不久就失误被对手破门,第35分钟戚务生用彭伟国替换姚夏登场,中场组织开始有了起色,进攻井然有序,国足开始掌控局面;下半场刚开始,戚务生让刘军替换李铁上场,12分钟后又用还在发烧的10号前锋替换黎兵上场,这个调整起到了作用,10号前锋上来就击中门柱,不久后又鱼跃头球破门扳平比分,此后国足还有多次破门反超良机未能把握住,最终客场1-1战平只带走1分。

不过总体来说戚务生这场比赛的调整取得了成效,当然也跟当时卡塔尔临时调集了几位归化球员磨合不好有关,过分轻视卡塔尔导致后来主场输给对手。

第三场主场1-0击败沙特的比赛,戚务生最后阶段调整阵型全力防守保住胜果获得首胜后,国足远赴客场挑战科威特,开场仅3分钟10号前锋没错就是他破门,主场作战的科威特逐渐掌控中场获得主动,第24分钟扳平比分,第36分钟戚务生见局面被动用李铁替换隋东亮,孙继海回到左后卫变阵为541,稳固了防守取得不错效果;下半场开始不久又用彭伟国换下李明,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国足夺回中场控制权,第77分钟,高峰替补登场,国足发起猛攻,体能下降的科威特未能顶住,最后时刻被高峰打进绝杀进球。这场比赛,戚务生几次调整都起到了不错的效果。

客场对阵伊朗的比赛,范志毅、李明和谢峰停赛,戚务生排出吴承瑛、徐弘、张恩华、毛毅军和孙继海五后卫的541阵型也未能阻挡伊朗的进攻,比赛进程中戚务生几次调整阵容都未能取得效果。

客场对伊朗失利不能怪戚务生,可是回到主场对阵卡塔尔他的一次调整被认为是致命失误,当时他变阵排出442阵型,让10号前锋和11号高峰出任双快前锋,范志毅出任前腰,这次变阵范志毅给对手造成压力且猝不及防,他制造了攻势让高峰取得进球,国足1-0领先局面大好。

第36分钟戚务生用彭伟国换下李铁,范志毅撤到后腰的位置,这次变阵反而让卡塔尔压力骤减,此后卡塔尔连进三球,最终国足主场2-3告负,出线近乎无望。

客场对阵沙特的比赛,戚务生排出防守型541阵型,没有全力争胜后来也被外界诟病。

总体来说,戚务生在技战术打法上有闪光的地方,但是阵型不稳定,也间接导致队员发挥不稳定,临场变化方面也有值得推敲的地方。

相对比之下,米卢在临场指挥中被认为是乏善可陈,有些机械,但是他的阵型保持比较稳定,队员的发挥也相对较稳,没有太大起伏,这是他最终取得成功的一大因素。

3、赛前准备和心理辅导

关于赛前准备和心理辅导,作为心理大师的米卢来说就是绝对强项,这是他最拿手的。

米卢的名言不少,其中“态度决定一切”就是最著名的,他的不少做法让当时那批球员心服口服。

纵观此前历届国足冲击世界杯失利,实力没有达到超一流固然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总是无法稳定发挥,米卢基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让球员基本上发挥出上佳水准,各司其职。

而戚务生那届,据说他也没有完全话语权,赛前的准备和对困难的预计有不足的地方,例如对马达维基亚就一无所知,这绝对是重大失误。

而对于出线形势的预估,也与实际情况完全脱节,导致每一场的战略目标制定没有符合全局的战略。

总体来说,97十强赛号称最强的国足未能出线,不只是主教练的责任,一方面是当年的伊朗和沙特水平都不比国足低,国足要出线除非超水平发挥或者寄望两强阴沟翻船,结果两强确实翻船了,不过国足也没把握住对卡塔尔的两场比赛,只拿到1分;另一方面是当时的国足整个大团队内部对困难和局势预估不足,心理层面的建设不够到位,这方面包括主教练也有较大责任。

2001年十强赛能出线,跟对手相对较弱、以及此前几代足球人的努力积累有关系,也跟米卢的经验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