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庐山召开了第二次中共中央会议。
自上次庐山会议召开以来,时间已过去将近两年。在这期间,邓小平同志以及周总理等众多关键领导人物,均莅临现场,共同参与了第二次庐山会议的召开。
周总理
而周总理这次在庐山期间,也发生了许多精彩的故事……
周总理称呼冯珍珍是他的小女儿
会议期间,邓小平因为一些事情先行下山。
邓小平从山上下来后,周总理的日常工作愈发繁重。恰巧那一年,邓颖超的身体状况也不佳,去年在体检中发现盆腔内存在一个非恶性肿瘤,尽管性质良性,但仍旧对她的身体造成了不小的损害,因此邓颖超的康复之路一直颇为坎坷。
这时,周总理再次想到了冯珍珍这个踏实能干的“小女儿”。
提及冯珍珍,实际上她早在1959年便与周恩来总理相识。当年庐山会议期间,庐山管理局考虑到要协助周总理处理日常工作和生活事务,便特地派遣了服务员冯珍珍前来协助。
冯珍珍年纪轻轻,却展现出了勤奋踏实的品质,她总是不辞辛劳地四处奔走,为他人端茶递水。为周总理分担了不少工作。
二排右二为冯珍珍
在会议期间的一个夜晚,周总理前往庐山的会议室参加了一场会议,直至深夜才结束行程返回,而且即便归来,他仍需继续处理公务。
冯珍珍闻讯后,毅然决然地决定亲自去照料深夜归来的周总理。若周总理感到饥饿,她甚至可以立刻为他烹制一碗热腾腾的小馄饨。然而,冯珍珍担心自己的动静会惊扰到周总理,因此她一直耐心地坐在门外,未曾打扰,静候周总理可能的指示。
夜深了,周总理结束了一天的办公,刚迈出房门,便看到了门外等候的冯珍珍。她已陷入沉睡,尽管是炎热的七月,夜晚的寒意却让她不禁蜷缩着身体,就这样倚靠在走廊的墙壁上沉睡。
这让周总理很是抱歉,也被冯珍珍这个孩子亲切的照顾所感动。
因此,周总理和邓颖超非常疼爱冯珍珍,经常称呼冯珍珍是他们的“小女儿”。
众所周知,在战火纷飞的年代,由于革命事业的需要,周总理与邓颖超的子女未能幸存。正因如此,周总理和邓颖超对她怀有深厚的爱意。
周总理询问冯珍珍去哪里了
在1961年,周总理与邓颖超再度莅临庐山,参与会议,并被分配至442号别墅。
这天上午,杨尚昆陪同周总理对庐山的环境以及工作人员的状况进行了考察。抵达工作人员所在的接待大厅后,周总理环视四周,却并未见到冯珍珍的身影。
于是周总理开口询问杨尚昆:
“我小女儿在哪儿?”
众所周知,周总理口中的小女儿正是冯珍珍。紧接着,庐山管理局的工作人员感到尴尬地走到周总理面前,告知他冯珍珍已被调至云中招待所担任服务员一职。
杨尚昆
周总理感觉到很奇怪,好端端的,为什么要调人去别的地方在杨尚昆与周总理多次询问之后,庐山管理局的工作人员终于向周总理透露了真相。
1960年之际,庐山管理局对工作人员的家庭背景进行了审查,结果发现服务员冯珍珍的二伯伯在台岛省任职。这一发现让管理局对冯珍珍产生了历史疑虑,随后便将她调往云中管理局。在那里,她远离了领导视线,且无法再从事服务工作。
周总理一听,当场就生气了,质问道:
冯珍珍的二伯父居于台岛,这难道就阻拦了她在此地担任服务员一职?我的父亲亦曾有过历史争议,我岂能胜任国家总理之位?速速将冯珍珍请来,大姐正念叨着她呢。
周总理话音刚落,邓颖超随即应声附和,难怪珍珍不再给他写信,原来是被影响了。
在周总理和邓颖超的指示下,冯珍珍立马从云中招待所又调回到庐山来,重新服务周总理夫妇。
对于周总理和邓颖超妈妈,冯珍珍的心里全是感激爱戴!
周总理因为两个事情批评工作人员
冯珍珍重返周总理夫妇的身旁,周总理与邓颖超脸上重现了欢快的笑容。
在会议期间,周总理对工作人员们关爱备至,常常以慈父般的关怀对待他们。尽管他待人亲切,但在遇到问题时,他依旧因两件事对大家进行了批评。
首先是第一个事情:做窗帘。
原来,周总理入住442号别墅后,工作人员注意到该别墅并未安装窗帘,导致夜晚的灯光透过玻璃照射,频繁地干扰了周总理与邓颖超的休息。
工作人员决定为周总理所住的442号别墅添置窗帘,为了使敬爱的周总理和邓颖超大姐居住得更加舒适,大家特地选购了具有遮光功能的新型布料来制作窗帘。
这天上午,周总理回到别墅,只见众人正手忙脚乱地挂起窗帘。他轻轻摇了摇头,表示无需新增,现有的窗帘同样能够遮挡光线,而且,它们也能很好地迎接总理的到来。
在批评了众人之后,周总理意识到若让大家撤回,将辜负众人的期望,因此他并未要求大家撤回并换上旧物。相反,他私下里让邓颖超准备了布钱和布票,并返还给了工作人员。
作为总理,他必须树立良好的榜样,全力以赴地践行艰苦奋斗的精神,坚决杜绝任何特殊化的行为。
接着是第二个事情:拍照。
在一天的这个上午,周总理并未安排有需要出席的会议,于是便在别墅之中,与邓颖超女士及冯珍珍小朋友展开了轻松的交谈。
在轻松的交谈中,冯珍珍向周总理和邓妈妈讲述了一个故事,并透露了一个她偶然发现的秘密。原来,周总理并不擅长游泳,他是个“旱鸭子”。在陆地上,诸如舞厅这样的场所,周总理依旧能像年轻人那般优雅地舞动身姿;然而,一旦踏入水池,周总理便失去了动作,显露出了旱鸭子般的笨拙模样。
这把周总理和邓颖超逗得哈哈大笑。
数日之后,邓颖超与冯珍珍携手陪同周总理,一同前往池边学习游泳。经过数日练习,周总理的游泳技艺大有长进,与此同时,随行的摄影师也迅速捕捉到了他游泳的画面。
这让周总理很是不高兴。
随后,周总理叫来摄影师,摄影所需的彩色胶卷是以外汇换取的,工人与农民为了这些胶卷,倾注了极大的辛勤与汗水。而我,仅仅是游泳,并无任何值得记录的拍摄价值。此后,请勿继续摄影。紧接着,周总理指示邓颖超,需将拍摄彩卷的费用,转交给摄影师进行报销处理。
邓颖超看出了现场有些尴尬的气氛,于是一边掏钱,一边开玩笑:
您的薪酬啊,每个月中要支付这部分自费,大概占了三分之一的数额,我们作为表率,也贡献出了其中的三分之一,全国范围内若是都能如此节约,细细算来,节省的数目定是相当可观。
接着,冯珍珍和邓颖超也在一旁附和着,假装算了起来。
周总理哈哈大笑起来,风趣的说道:
“知我者,小超矣!”
在场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韩先楚给周总理送西瓜的轶事
在庐山逗留期间,冯珍珍经历了一些趣事,引得众人捧腹的,尤其是那个关于西瓜的故事。
某日上午,福建军区的司令员韩先楚向周恩来总理呈上了两枚硕大的西瓜。这些西瓜品质上乘,外皮薄且甘甜,汁液丰富。鉴于此,韩先楚便迅速将它们送至周总理处,以解其口渴之需。
等周总理送走韩先楚之后,便喊来冯珍珍,让冯珍珍去把西瓜送给上面的同志,让大家也尝一尝,解解渴。
韩先楚
“上面”的同志?
冯珍珍被弄糊涂了,上面的同志,周总理说的是谁啊?
是直属招待所上面的警卫班子?
还是直属招待所周总理的秘书班?
冯珍珍反复思考,最终决定将西瓜赠送给周总理的秘书班。她抱起西瓜,兴高采烈地朝着秘书班的方向走去。抵达秘书班后,她笑容满面地宣布,这西瓜是周总理特意请大家享用的。
冯珍珍在将西瓜送达后,返回向周总理汇报了情况。周总理听闻之后,不禁开怀大笑,告知冯珍珍她的送瓜方向有误,实际上他原本是希望冯珍珍能将西瓜送到警卫班。
冯珍珍连忙跑到秘书班去,立马大喊着“送错了,送错了”。屡次向众人索要西瓜,秘书们并未在意,反而开着玩笑说,自己已经把所有的西瓜都吃光了,无法再提供。
羞恼的冯珍珍站在原地,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邓颖超和童小鹏
童小鹏,周总理的亲信,敏锐地察觉到冯珍珍的尴尬处境,随即转身,将藏匿起来的大西瓜抱起,归还给了冯珍珍。他笑着解释道:“大家其实还没动过呢,赶紧拿去送给警卫班吧。”
大家之所以没吃,首先,由于手头正忙于整理文件,其次,众人对于周总理的为人也颇为熟知,周总理向来会首先关注那些辛勤工作的警卫员,因此大家心照不宣,都明白这回肯定是出现了误送的情况。
冯珍珍微微颔首,向众人表达了她的感激之情,随后,她手持西瓜,再次前往警卫班进行赠送。
周总理和秘书们的默契,可见一斑!
邓颖超派专车将冯珍珍接入中南海
很快,第二次庐山会议即将结束。
周总理的公务已基本完成,邓颖超大姐的健康状况亦不容乐观,因此周总理与夫人商定,提前结束行程返回。在启程前,周总理提议与大家共同拍摄一张照片,以作纪念。
邓颖超、周总理
周总理和邓颖超步出别墅,门外早已聚集了工作人员,他们渴望能与周总理和邓颖超的母亲共同留下珍贵的合影。合影完成后,周总理特地叫来摄影师,叮嘱他根据人数将照片冲洗出来,并将这些照片分发给每位工作人员,而他本人将承担全部费用。
在告别之际,冯珍珍亲自前往为周总理和邓妈妈送行。她的泪水早已止不住地流淌。,她完全舍不得周总理和邓妈妈。而周总理也认真的说道:
“无论何时到北京,一定要给大姐打电话,她会经常想你的。”
1961年的寒冬,冯珍珍被庐山管理局委派至北京友谊宾馆接受培训。恰巧,周总理的得力助手童小鹏亦在此地,两人相遇后交谈甚欢。童小鹏随即向邓颖超大姐传达了冯珍珍抵达北京的消息。
邓颖超很是高兴,立马派去专车去迎接冯珍珍来中南海做客。元旦将至,邓颖超便决定将冯珍珍留在家中共度佳节,这段时光持续了近一周。
邓颖超
邓颖超在中南海西花厅的居住时光里,对待冯珍珍如同亲生女儿一般,不仅陪她漫步街头,促膝长谈,而且时常为她烹饪美食。
周总理对冯珍珍的到访感到由衷的喜悦,于是慷慨地将小礼堂的招待票赠予她,邀请她观看演出。值得一提的是,冯珍珍的父母离世较早。尽管如此,她却非常幸运,从周总理和邓颖超那里深切地体会到了如同父母般的关爱。
在分别之际,邓颖超递给冯珍珍20元钱作为旅途的费用,同时她还购买了许多北京特色的小吃,让冯珍珍在旅途中享用,并且叮嘱她别忘了给她们写信。
冯珍珍聆听着邓妈妈如同母亲般的教诲,她将每一句话都牢牢记在心间。她将永远铭记周总理和邓妈妈给予的深情厚爱和悉心关怀。
三八妇女节聚会轶事
在1962年的三八妇女节,周总理与邓颖超共同邀请了众多妇女代表至家中共进晚餐,其中包括他们的“小女儿”冯珍珍,以及摄影师侯波等人。
周总理、邓颖超
周总理和邓颖超爱请客,实在是打心里喜欢的。
周总理的月薪为404.8元,邓颖超的月薪则为342.7元。经过一个月的时间,由于各种费用支出,所剩金额寥寥无几;更别提还要应酬请客,这样一来,剩余的金额更是所剩无几。
但就是这样,周总理和邓颖超还是喜欢请客。
今日妇女节之际,周总理与邓颖超女士邀请众人至家中欢聚。冯珍珍亦始终陪伴在邓妈妈左右,与众人畅谈诸多话题。
众人谈笑风生,摄影师侯波却不愿错过这美好瞬间,于是他拿起相机,打算捕捉这一刻的温馨与欢乐。除了冯珍珍等亲人之外,众人都舍不得错过这个难得的机会,他们争相围绕着周总理和邓颖超,请求侯波为他们留下影像。
侯波也只好在一旁拍照,拍了好几张也停不下来,越拍越起劲了。
右一为侯波
经过一段时间的耐心等待,邓颖超终究按捺不住心中的急切,便对侯波高声发问:
“侯波啊,你怎么老照不够啊?”
邓颖超所言非对侯波进行责备,实则借由侯波之口向众人传达心声。众人纷纷拍照,不知何时才能停歇?实乃应当适时收手。
冯珍珍见状,也主动附和着大家别拍了,快入席吃饭啦。
周总理在一旁静立,目光落在略显尴尬的侯波身上,随即上前关切地询问,侯波是否受到了批评?
侯波深知邓大姐的心意,这是将她视为自己人,因此才会选择她作为“试点”,意图借此让众人停止此类行为。
周总理也笑着:
“你永远是自己人。”
冯珍珍主动上前,携手侯波一同入座用餐。这一幕让她至今记忆深刻,既对邓妈妈的幽默应对方式心生敬佩,又对周总理恰到好处的安慰措施感到钦佩。他们的智慧,将会是冯珍珍一生中最美丽的回忆。
随后的数年,冯珍珍很少再踏足北京,这导致她与周总理和邓妈妈的见面次数大大减少。
虽然如此,但是周总理和邓颖超从未忘记关心冯珍珍。
在1970年,庐山再次举办了会议。周总理与邓颖超夫妇亦重返庐山,参与此次会议。正如1961年的那次聚会,周总理和邓颖超一上山,便询问冯珍珍在哪里?
庐山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同样向周总理和邓颖超女士作出了回应,表示冯珍珍已被调至九江的一个单位工作,且表现十分出色。
得知冯珍珍一切都好,周总理和邓颖超满眼都是关爱和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