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哟我去,这比赛看完我真的是,怎么说呢,手机差点没甩出去。你说这都什么事儿啊,就四川对北京这出,不是,我真得捋捋,这怎么就89比76了呢?北京队,咱说句实话,那也是老牌劲旅了,怎么就这么憋屈地冲四强失败,还得去打什么5-8名排位赛?我一想起这比分,胃就有点拧巴,就跟吃了一大口没放糖的豆腐脑似的,难受。
周琦那33分14篮板,简直就是孤身救世主,硬生生把球队扛在肩上,结果呢?还是扛不住。我当时在手机前看到他那个表情,真想替他捶两下桌子。你说你再厉害,也是肉长的,也不是三头六臂,对面那四川队,胡金秋24分,孙总17分,赵嘉仁11分,火力点都散开了,这怎么挡?一个人再强,也抵不过一群人发力啊。
想想前几年,北京队那会儿多硬气啊,总决赛那股劲儿,真是把人看得热血沸腾。我记得2014年,马布里还在呢,带着球队硬是干掉了新疆,拿了总冠军。那会儿,北京队就是一道坎,谁碰上都得掉层皮。那时候的防守,那叫一个滴水不漏,进攻也打得行云流水,现在呢?就跟被霜打了的茄子似的,蔫儿了。我这脑子里一回想,就觉得不是滋味儿。
说到这,我真是觉得,周琦这事儿,太像他职业生涯的一个缩影。你看看他之前在火箭队,多少人盼着他能打出来,结果呢,饮水机管理员。回了CBA,那数据是真好看,随便一场比赛都是统治级的。可有时候就差那么一点,就是差那么一点,捅不破那层窗户纸。就跟这次似的,个人数据再牛,球队还是输了。这不光是他一个人的问题,这明显是队伍整体的协作出了毛病,不能光指望一个人玩儿命吧。
我倒回去翻了翻数据,这几年CBA的数据确实有点意思。你看像2020年的时候,CBA官网发布的数据,外援得分占球队总得分的比例,一度都超过了50%。国内球员培养这块,总感觉还是差那么一口气,真正能独当一面的不多。周琦现在就是那少数几个能扛大旗的,可一旦他被重点盯防,或者队友手感冰凉,那真是回天乏术。这不就是现在很多球队的通病吗?过度依赖某个点,一旦这个点熄火,或者被限制,全队就不知道怎么打了。
赛后发布会那段,我看了,许利民指导和方硕那番话,听得我心里直犯嘀咕。许指导说:“我希望周琦不要因为顾及我的面子而懈怠。”这话听着客气,但品起来,真不是滋味。方硕也说:“和周琦当对手的感觉也并不陌生,毕竟他来首钢队时间也不长,他什么水平就不用多说了。”这话,我怎么听着有点冷淡,甚至有点无奈呢?这俩人,一个前教练,一个前队友,现在场上刀兵相见,场下还这么客气中带着距离感。这不就等于在说,我们太熟悉他了,知道他能做什么,也知道怎么防他。这话里话外,不就是透露着一种“我尽力了,但你太强了”的无力感吗?
这让我想到以前看过一个采访,大概是2018年左右,有篮球专家分析过,CBA球队在战术多样性上,和国际高水平联赛还有差距。很多时候,就是依靠球星的个人能力硬解。一旦球星被锁死,或者像这次周琦一样,即便超水平发挥,也扛不住对手的集体冲击,那这比赛,就真的很难赢。这回四川队赢,我觉得就是胜在了整体,你看看他们好几个人得分上双,这就是篮球最原始的魅力,团队协作的力量。北京队呢,王少杰17分,翟晓川11分,雷蒙8分,廖三宁6分,这几个点加起来,都没周琦一个人高。这差距,不是技术能弥补的,这是战术和心态上的差距。
我真是为周琦感到不值,也为北京队这局面感到惋惜。这比赛打完,我这会儿手机还握着,心想这周末还能不能好好过呢?这看球,真是看得人肝儿颤,你说这球队到底怎么了,下次比赛,还能不能支棱起来,打出点血性来?这排名,还能不能再往上挪一挪?
声明:个人观点,结合其他网络信息编写,仅供参考,感谢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