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庆功,老板送副总劳力士,竟然就只给我一双拖鞋,我冷静穿了7天,最后7个核心技术全被竞争对手挖走了

声明:本文为虚构小说故事,地名人名均为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请知悉。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张凌,这是给你的。"

老板周建国笑着把一个礼盒推到我面前,包装很精致,深蓝色的丝带在水晶灯下闪着光。

我打开盒子,里面躺着一双灰色拖鞋。商场促销款,吊牌还挂着:79元。

宴会厅里突然安静了三秒。

"老板,这是......"我抬起头,努力控制着表情。

"辛苦了,这阵子太累了,回家好好休息嘛。"周建国拍拍我肩膀,语气像在哄小孩。

旁边,副总陈伟举起手腕,崭新的劳力士在灯光下闪着耀眼的光芒。表盘上镶嵌的钻石,像在嘲笑我手里的拖鞋。

"谢谢老板栽培!"陈伟的声音响亮,带着掩饰不住的得意。

我握着那双拖鞋,指节用力到发白。

技术部的赵明远突然站起来,脸涨得通红:"老板,张总带我们攻克了7项核心技术,没有他我们怎么可能拿下8亿订单......"

"坐下!"我打断他,声音很平静。

赵明远愣住了,其他几个技术部的同事也都看着我。

我把拖鞋放回盒子里,对周建国笑了笑:"谢谢老板的礼物。"

第二天早上,我真的穿着那双拖鞋去公司上班了。

那七天,我每天笑着穿拖鞋走在公司走廊里的时候,手机里多了一个加密文件夹。没人知道,那里面装着什么。

01

五星级酒店的宴会厅里,水晶吊灯投下温暖的光。

"各位,今天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周建国站在主桌前,举着酒杯。

脸上的笑容像盛开的菊花,"经过三个月的艰苦奋战,我们拿下了华盛集团8亿元的大订单!这是公司成立以来最大的一笔单子!"

掌声雷动。

我坐在角落的位置,看着主桌上的陈伟。

他今天穿着新定制的西装,头发打着发胶,笑得春风满面。

"这次能拿下订单,多亏了陈副总的商务能力!"周建国继续说,"小陈啊,你这三个月跑了多少趟?"

陈伟站起来,端着酒杯:"都是老板领导有方,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华盛集团那边,我前后去了十五趟,光高铁票就攒了一沓......"

他说话的时候,目光扫过我这边,眼神里带着一丝挑衅。

"好!好!"周建国拍着手,"小陈,今天我要好好奖励你。"

他从助理手中接过一个天蓝色的盒子,爱马仕的标志在灯光下格外显眼。

宴会厅里突然安静了,所有人都伸长脖子看着。

陈伟接过盒子,打开,是一块劳力士蚝式恒动腕表。

表盘上镶嵌着细碎的钻石,表带是玫瑰金色的,在灯光下闪烁着让人眩晕的光芒。

"这......"陈伟的声音都颤抖了。

“还有,”周建国拍拍他的肩膀,“50万现金奖金,下个月你升任首席运营官COO。"

整个宴会厅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陈伟眼眶泛红,哽咽着说:"谢谢老板栽培!我一定不辜负老板的期望!"他戴上手表,举起手腕给大家看,脸上的笑容灿烂得刺眼。

我低头看着自己的杯子,红酒在灯光下泛着暗红色的光。

技术部的赵明远坐在我旁边,压低声音说:"张总,这不公平,8亿订单的7项核心技术都是咱们团队搞出来的......"

"别说话。"我轻声说。

"张凌!"周建国突然喊我的名字。

我站起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过来。

"你也辛苦了。"周建国笑着说,从助理手中接过另一个礼盒。

礼盒很轻,包装虽然精致,但明显比陈伟那个小了一圈。

我走上前,接过礼盒。周围的人都盯着我手里的盒子,眼神里带着好奇和微妙的戏谑。

我慢慢打开盒子。

里面躺着一双灰色的拖鞋。商场促销款,网面的,吊牌还挂在上面,红色的标签写着:79元。

空气凝固了三秒。

我听到有人倒吸一口凉气,也听到有人忍不住笑出声来,然后立刻憋回去。

赵明远腾地站起来,椅子发出刺耳的声音。

技术部的王浩、刘建国、李天明、周小雅、孙磊、马超也都站了起来,7个人的脸色都变了。

"老板,这是什么意思?"赵明远的声音在发抖,"8亿订单的7项核心技术,智能算法、数据架构、加密系统、云端部署、接口优化、性能调优、安全防护,哪一项不是张总带着我们日夜攻关做出来的?我们连续加班三个月,张总有一个月只回过两次家,您现在给他一双拖鞋?"

周建国的脸色有些挂不住,摆摆手:"小赵啊,技术的事情都是团队努力的结果,不要太计较个人得失。张凌这段时间确实辛苦,所以我送他一双舒服的拖鞋,让他回家好好休息,这是关心啊。"

"够了。"我打断赵明远,声音很平静,"谢谢老板关心。"

赵明远不可置信地看着我:"张总......"

"坐下。"我说,"都坐下。"

技术部的7个人慢慢坐下,但每个人的脸色都很难看。

我把拖鞋放回盒子里,对周建国笑了笑:"老板的心意我收到了。"

陈伟这时候端着酒杯走过来,脸上挂着和善的笑容。

但眼神里藏着嘲讽:"张总,别往心里去啊。你知道的,技术嘛,都是团队的事情,不要太计较个人得失。再说了,技术人员最重要的是踏实肯干,不能太浮躁。"

他说话的时候,故意晃了晃手腕,让劳力士在灯光下闪烁。

我盯着他看了三秒,笑了:"陈总说得对,我确实需要踏实一点。"

陈伟愣了一下,可能没想到我会这么平静。他端起酒杯:"那我敬你一杯。"

"不用了。"我转身回到座位上。

宴会继续进行,但技术部这桌的气氛已经降到了冰点。

王浩用筷子戳着盘子里的菜,一口都没吃:"这太欺负人了。"

刘建国握着酒杯,指节发白:"三年了,我们技术部有哪个项目不是熬夜加班做出来的?结果呢?人家拿劳力士,我们拿拖鞋。"

李天明看着我:"张总,您真的就这么算了?"

我没说话,只是把那双拖鞋从盒子里拿出来,放在桌上。

灰色的网面在灯光下看起来格外寒酸,79元的吊牌晃来晃去。

周小雅眼圈红了:"张总,我们不服。"

"我知道。"我说,"但现在,先吃饭。"

宴会结束后,我拎着那个礼盒走出酒店。夜风吹在脸上,有些冷。

手机突然响了,是个陌生号码。

"您好,请问是张凌张总吗?"电话那头是个沉稳的男声。

"我是,您哪位?"

“我是华创科技的CEO李明。张总,方便聊聊吗?"

我停下脚步,看着手里的礼盒。

"李总怎么会有我的电话?"

"张总的技术能力,在圈内是有口皆碑的。我们一直在关注你们公司的动向。华盛集团的那个项目,技术难度我很清楚,能做到那个程度的,整个行业不超过五个团队。"李明的声音很真诚,"我们华创科技最近在筹建新的研发中心,非常希望能和张总合作。有兴趣来我们公司看看吗?"

我看着远处的霓虹灯,沉默了几秒。

"李总,我考虑考虑。"

"好的,我的私人微信一会儿发给您。张总,华创的大门随时为您敞开。"

挂了电话,我打开那个礼盒,盯着那双拖鞋看了很久。

79元。

这就是周建国对我三个月心血的评价。

我笑了笑,把盒子关上。

02

第二天早上8点15分,我穿着那双灰色拖鞋,啪嗒啪嗒地走进公司大堂。

前台小李正在整理文件,一抬头看到我,眼睛瞪得像铜铃:"张......张总?您这是......"

"早啊,小李。"我笑着打招呼,继续往前走。

小李张着嘴,说不出话来。

等电梯的时候,市场部的几个人正在聊天,看到我的拖鞋,声音戛然而止。

"早。"我点点头。

"早......早......"他们结结巴巴地回应,目光都集中在我脚上。

电梯门打开,他们往角落缩,彼此用眼神交流着什么。我能听到压低的窃窃私语。

"他还真穿上了......"

"听说昨晚庆功宴上,老板给副总劳力士,就给他一双拖鞋......"

"啧啧,这是要逼人走啊......"

电梯在15楼停下,技术部所在的楼层。我走出电梯,拖鞋在大理石地面上发出清脆的声音。

走廊里,几个其他部门的人看到我,都愣住了。

"张总......"财务部的王姐欲言又止。

"王姐早。"我笑着走过去。

推开技术部的门,7个人齐刷刷地站起来。

赵明远眼眶都红了,声音哽咽:"张总,您这是何苦......"

王浩直接冲过来:"张总,别穿了,这是对您的侮辱!"

刘建国也走过来:"对,我们一起去找老板,要个说法!"

其他几个人纷纷表态,情绪都很激动。

我抬手,让他们安静下来。

"坐,都坐下。"我走到自己的位置,把包放下,"工作。"

"张总!"王浩忍不住了,声音都提高了八度,"我们不干了!昨天那是什么意思?您带我们攻克了7项核心技术,连续加班三个月,最后换来什么?一双破拖鞋?而副总拿了劳力士,他做了什么?不就是陪客户吃吃喝喝吗?技术都是我们搞出来的!"

刘建国也拍着桌子:"就是!三年了,我们技术部哪次不是加班加点?去年的云平台项目,我们连续两个月每天工作到凌晨,周末都不休息。 结果呢?奖金拿得最少的是我们,现在连基本的尊重都没有了!"

李天明站起来,脸涨得通红:"我昨晚一夜没睡,越想越气!我要辞职!"

周小雅也红着眼睛说:"我也要辞职。 这公司不把技术当回事,不待也罢。"

孙磊和马超也纷纷表态。

办公室里的气氛像是要爆炸。

我敲了敲桌子,声音很平静:"我说了,坐下,工作。"

气氛凝固了。

赵明远看着我,声音带着哭腔:"张总,您为什么不生气?您就这么忍着?"

我抬头看着他们7个人,一字一句地说:"我让你们坐下,工作,听不懂吗?"

7个人慢慢坐下,但每个人都低着头,拳头握得紧紧的。

办公室里安静得可怕,只能听到键盘敲击的声音。

上午10点,我起身去茶水间接水。

走廊里,几个部门的人看到我,都纷纷让开。

有人低头装作看手机,有人快步走开,还有人忍不住盯着我的拖鞋看。

"张总还真是有个性......"背后传来小声的议论。

"个性?这是被羞辱了还要装大度......"

"啧啧,技术部这次是真的被边缘化了......"

我端着水杯,面无表情地往回走。

经过副总办公室的时候,门开着。陈伟正坐在办公桌前,看到我,脸上立刻浮现出笑容。

"哟,张总!"他站起来,走到门口,"还真把拖鞋穿来了啊,这是行为艺术吗?"

旁边几个高管也笑起来,笑声里带着讽刺。

我停下脚步,看着他。

陈伟把手腕抬起来,故意让劳力士在灯光下闪烁:"张总,别往心里去啊。 老板也是为你好,让你好好休息。 技术的事情,找几个年轻人也能做,不用这么拼命。"

我盯着他看了三秒,然后笑了:"陈总,8亿订单的技术文档,您看了吗?"

陈伟脸色一僵:"那是技术部的事。"

"那陈总拿劳力士,是因为商务部的事吧?"我继续说,"可技术文档里写得很清楚,7项核心技术的专利申请人,是我。公司只有使用授权。"

陈伟的笑容凝固了。

"这些技术的后续迭代、优化、维护,都需要我们团队。"我平静地说,"所以陈总,您确定找几个年轻人就能做?"

陈伟眼神一冷,声音压低了:"张总,注意你的态度。你别忘了,你只是个技术总监,公司的战略决策轮不到你来指手画脚。"

"我没有指手画脚。"我说,"我只是在陈述事实。对了,我今天穿着老板的礼物来上班,是对老板的尊重,陈总应该能理解吧?"

说完,我端着水杯走开了。

身后传来陈伟摔鼠标的声音。

中午,技术部的人约我一起去食堂吃饭。

我端着餐盘,穿着拖鞋走进食堂。

整个食堂突然安静了一下,几十双眼睛齐刷刷地看过来。

我面不改色地走到一张空桌子前坐下。

技术部的7个人围过来,坐在我旁边,形成一道人墙。

周围的人窃窃私语。

"看,那就是张总......"

"听说昨天庆功宴,老板当着所有人的面侮辱他......"

"还真穿来了,这是自我放弃了吧......"

"也不一定,也许是在抗议......"

赵明远低声说:"张总,大家都在议论您。"

"让他们议论。"我夹了口菜,"吃饭。"

那顿饭,我们吃得很安静,但每个人的脸色都很凝重。

下午2点,我接到人事部的电话。

"张总,能来一下人事部吗?有些事情要和您沟通。"人事总监孙丽的声音听起来有些紧张。

我走进人事部,孙丽站在门口等我,目光落在我的拖鞋上,表情有些复杂。

"张总,请坐。"她关上门,"是这样的,公司最近要进行组织架构调整,技术部可能会有一些变动......"

"什么变动?"

"具体方案还在讨论,但是......可能会涉及到一些人员优化。"孙丽的声音很小。

"人员优化?"我笑了,"孙总监,说白了就是要裁员吧?裁谁?"

孙丽咬了咬嘴唇:"这个......还没最终确定......"

"技术部?"我直接问。

孙丽沉默了。

"我明白了。"我站起来,"还有别的事吗?"

"张总,您别多想,这只是例行调查......"孙丽想挽回点什么。

"我没多想。"我走到门口,回头看了她一眼,"谢谢孙总监的提醒。"

回到办公室,我坐在位置上,打开电脑。

屏幕上是华盛集团项目的技术文档,7项核心技术的专利申请记录,清清楚楚地显示着:申请人张凌。

我点开文件夹,里面是三年来技术部的所有项目资料。

每一个项目,都凝结着团队的心血。

我看着这些文件,突然想起三年前刚来这家公司的时候。

那时候周建国亲自面试我,握着我的手说:"张凌,我们公司需要像你这样的技术人才。你放心,只要你好好干,公司不会亏待你的。"

三年了。

从一个小团队,发展到现在的8个人。

从默默无闻,到拿下8亿的大订单。

换来的,是一双79元的拖鞋。

我打开手机,翻出李明的微信,发了条信息:"李总,方便见面聊聊吗?"

对方秒回:"当然,您什么时候方便?"

"今晚7点,老地方咖啡厅。"

"好的,不见不散。"

03

第三天,我依然穿着那双拖鞋上班。

但这一天,公司的气氛明显不对了。

早上9点,我发现自己被移出了三个核心决策群。

一个是"管理层战略规划群",一个是"重点项目进度群",还有一个是"高管周例会群"。

没有任何通知,没有任何解释,就这么被踢出去了。

赵明远发现这个情况,气得浑身发抖:"这是明目张胆地排挤您!"

我摆摆手:"继续工作。"

上午10点半,技术部项目群里突然跳出一条消息。

陈伟:"@所有人,从今天开始,所有技术资料统一归档,明天下班前交到行政部。这是公司的新规定,希望大家配合。"

王浩立刻回复:"凭什么?技术资料是我们的工作成果!"

陈伟:"这是公司资产管理的需要,请配合。"

刘建国:"陈总,您懂技术吗?知道这些资料意味着什么吗?"

陈伟:"我不需要懂技术,我只需要知道这些资料属于公司。还有,技术部的同事说话请注意态度。"

群里瞬间炸开了锅。

李天明:"什么态度?我们辛辛苦苦做出来的东西,凭什么要交出去?"

周小雅:"对!这些资料里有我们的心血!"

孙磊:"陈总,您这是要干什么?"

陈伟没有再回复,但十分钟后,周建国在群里发了一条消息:"各位,这是公司的决定,请配合。"

办公室里一片死寂。

赵明远看着我:"张总,怎么办?"

我沉默了几秒,打字:"收到,明天下班前交。"

"张总!"7个人齐声喊道。

"按规定来。"我说,"整理资料,明天交。"

但我没说的是,我整理的是归档版本,核心算法的优化部分、技术迭代的关键代码,我都单独备份了。

下午3点,我去茶水间接水。

路过会议室的时候,听到里面传来说话声。门虚掩着,我无意中听到了陈伟的声音。

"李总,您放心,技术的事我来搞定......那几个人要价太高,留着也是浪费成本......"

"张凌那边,老板会处理......用不了多久,我们就能重组一个年轻的技术团队,成本至少降低60%......"

"什么?专利?那些专利虽然是张凌的名字,但技术是在公司开发的,法务部会处理......"

我握着水杯的手一紧。

会议室的门突然开了,陈伟拿着手机走出来,看到我,表情僵了一秒。

我们四目相对。

"张总。"陈伟挤出一个笑容,"喝水啊?"

"嗯。"我点点头,"陈总继续忙。"

我转身离开,能感觉到背后陈伟的目光像刀子一样扎在背上。

回到办公室,我把门关上,给赵明远发了条微信:"晚上下班后,一起吃饭。"

赵明远秒回:"好的,张总。"

我又给其他6个人都发了同样的信息。

晚上7点,公司楼下的川菜馆,二楼包厢。

8个人围坐在圆桌前,每个人的脸色都很凝重。

"张总,您叫我们来,是有什么话要说吗?"赵明远问。

我环视一圈,看着这7张熟悉的脸。

赵明远,35岁,算法负责人,跟了我五年,是整个团队的技术支柱。

王浩,30岁,架构师,三年前从阿里跳槽过来,为的就是跟我一起做事。

刘建国,33岁,系统工程师,技术扎实,为人踏实。

李天明,28岁,前端开发组长,年轻但有想法。

周小雅,29岁,测试工程师,整个团队唯一的女孩,但能力不输任何人。

孙磊,31岁,运维负责人,保障了所有项目的稳定运行。

马超,27岁,安全工程师,在加密和防护方面是专家。

这7个人,是我这三年一个一个招进来、培养起来的。

"今天下午,我听到陈伟在打电话。"我平静地说,"他在和别人商量,要重组技术团队。"

7个人的脸色都变了。

"什么意思?"王浩问。

"意思就是,要把我们换掉。"我说,"用年轻的、便宜的人代替我们。"

"凭什么!"赵明远拍着桌子,"我们辛辛苦苦做出来的成果,他们说换就换?"

"公司有这个权利。"我说,"而且,人事部今天找我了,说要进行人员优化。"

包厢里瞬间安静了。

"人员优化......"周小雅的声音有些颤抖,"张总,您的意思是,他们要裁我们?"

"很有可能。"

"这群混蛋!"刘建国骂道,"我们把青春都献给公司了,就这么卸磨杀驴?"

李天明也说:"对!去年云平台项目,我连续两个月没回过家,老婆都要跟我离婚了!结果呢?现在要把我们踢走?"

孙磊冷笑:"我早就该想到的。 庆功宴上,一双拖鞋,就说明了一切。"

马超问:"张总,那我们怎么办?"

我看着他们,沉默了几秒。

"我想问你们一个问题。"我说,"如果有更好的平台,薪水更高,发展空间更大,你们愿意去吗?"

7个人对视一眼。

赵明远第一个开口:"张总,我跟了您五年。 您去哪,我去哪。"

王浩接着说:"我当年从阿里出来,就是为了跟您做事。 您走,我跟着走。"

刘建国:"我也是。"

李天明:"算我一个。"

周小雅:"还有我。"

孙磊:"我也去。"

马超:"一起。"

我点点头,从包里拿出手机,打开一个文档。

“这是华创科技的offer。"

7个人凑过来看。

技术副总裁,年薪500万,5%股权。

高级算法工程师,年薪200万。

首席架构师,年薪180万。

系统工程总监,年薪150万。

......

每个职位的薪水,都是现在的三倍。

包厢里安静得能听到呼吸声。

"这......"赵明远声音发颤,"这是真的?"

“华创科技的CEO李明,是我大学同学。"我说,"他们在筹建新的研发中心,想挖我过去。我说,如果去,要带着整个团队一起去。他同意了。"

"张总......"王浩的眼眶红了,"您为了我们......"

"不是为了你们。"我打断他,"是我们一起做事,才有价值。7项核心技术,是我们8个人一起做出来的。少了谁,都做不出来。"

周小雅擦了擦眼泪:"张总,我们什么时候走?"

"不急。"我说,"现在走,太便宜他们了。我要让周建国和陈伟知道,技术团队不是他们想换就能换的。"

"您的意思是......"刘建国问。

"再等几天。"我说,"把该交接的项目交接完,把该做的工作做完,干干净净地走。不给他们落下任何把柄。"

"可是张总,"李天明担心地说,"万一他们先动手,把我们裁了怎么办?"

"不会的。"我笑了笑,"8亿订单刚签,需要三个月的部署和调试期。这段时间,他们不敢动我们。但三个月后,就不好说了。"

"所以我们要抢在他们前面。"赵明远明白了。

"对。"我举起酒杯,"兄弟们,这三年,辛苦你们了。接下来,我们一起去更大的平台,做更牛的事。"

7个人举起酒杯,眼神坚定。

"一起!"

第四天,风波继续发酵。

上午,技术部陆续收到了人事部的邮件。

"鉴于公司业务调整,薪酬体系需要优化。经管理层研究决定,技术部相关人员薪资调整如下......"

赵明远,降薪30%。

王浩,降薪30%。

刘建国,降薪30%。

......

7个核心成员,每个人都降薪30%。

理由是:"公司业务调整,薪酬体系优化。"

但整个公司,只有技术部的人降薪,其他部门一个都没动。

办公室里爆发了。

"这是逼我们走!"王浩把邮件打印出来,狠狠摔在桌上。

刘建国气得浑身发抖:"三十个点!我一个月少八千块!"

李天明:"我少一万!"

周小雅眼泪都掉下来了:"我还在还房贷,这让我怎么活?"

孙磊和马超也是满脸愤怒。

只有赵明远,冷静地看着我:"张总,该走了吧?"

我点点头:"再等三天。华创那边的合同还在走流程,三天后所有手续都能办完。"

"好。"赵明远说,"兄弟们,再忍三天。"

下午3点,公司召开管理层会议。

我没有收到通知,但会议室的门没关严,路过的时候能听到里面的声音。

周建国:"各位,公司接下来要进行战略转型,成本控制是重中之重......"

陈伟:"老板说得对。技术部的成本太高了,8个人的工资就占了公司总支出的20%。但实际上,技术的工作完全可以外包,或者招应届生来做,成本能降低60%......"

人事总监孙丽:"可是,张总他们的技术能力......"

陈伟打断她:"技术再强又怎么样?他们能拿着技术跑了吗?核心代码都在公司服务器上,专利也属于公司,他们走了就走了。"

周建国:"小陈说得对。 技术人员,尤其是年纪大的技术人员,思想容易固化,不利于公司发展。 我们需要年轻的、有冲劲的团队。"

"那张凌怎么办?"有人问。

"他?"陈伟冷笑,"你看他现在的样子,穿着拖鞋上班,明显是破罐子破摔了。 这种人留着也没用。"

周建国:"给他三个月时间,把项目交接完,然后让他走人。"

"明白。"

我站在走廊里,手握成拳。

三个月?

你们想得美。

第五天,我开始清理办公室。

把三年的技术文档分类整理,该归档的归档,该备份的备份。

整理到一半,我突然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

7项核心技术的专利申请记录,申请人全都是我的名字。

智能算法专利,申请人:张凌。

数据架构专利,申请人:张凌。

加密系统专利,申请人:张凌。

云端部署专利,申请人:张凌。

接口优化专利,申请人:张凌。

性能调优专利,申请人:张凌。

安全防护专利,申请人:张凌。

我记得很清楚,三年前刚入职的时候,周建国找我谈话。

"张凌啊,专利申请这个事,流程比较复杂。 这样吧,先用你的名字申请,等公司流程走完了,再改成公司的名字。"

"老板,这样合适吗?"我当时还有些犹豫。

"有什么不合适的?你是公司的技术总监,用你的名字申请,对公司对你都有好处。 而且专利最终还是属于公司的,你放心。"

我信了。

三年过去了,专利还在我的名字下。

我打开专利查询系统,仔细查看每一项专利的法律状态。

专利权人:张凌。

授权使用方:公司。

授权期限:五年。

授权范围:限于公司内部使用。

我笑了。

这意味着,专利的所有权在我手里,公司只有使用权。

而且,技术的后续迭代、优化、升级,全都需要我们团队。

没有我们,那些专利就是一堆废纸。

我把这些信息截图,发给赵明远。

十分钟后,赵明远回复:"张总,我查了。不仅专利在您名下,这三年我们开发的所有核心算法、关键代码,版权都在团队手里。公司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我回复:"很好。继续准备。"

下午5点,我去打印资料。

打印机旁边就是陈伟的办公室,门开着。

我看到他的电脑屏幕上显示着一封邮件。

标题:"关于技术部人员优化方案"。

发件人:陈伟。

收件人:周建国、人事总监孙丽。

我扫了一眼内容。

"......建议分三批次辞退技术部人员。第一批,辞退张凌,理由:工作态度消极,影响团队士气。第二批,辞退赵明远、王浩、刘建国,理由:薪资过高,性价比低。第三批,辞退剩余人员,理由:业务调整。"

"预计节省人力成本:每年480万。"

"新团队组建方案:招聘5名应届生,2名3年经验的工程师,预计年薪总支出:200万。"

"净节省:280万/年。"

我盯着那封邮件看了十几秒。

分三批辞退。

第一批,就是我。

理由:工作态度消极。

我穿拖鞋上班,就成了"工作态度消极"的证据。

打印机突然响了一声,资料打印完成。

陈伟听到声音,转过头,看到我站在门口。

他的脸色瞬间变了,立刻关掉了邮件页面。

"张总。"他尴尬地笑了笑,"打印资料啊?"

"嗯。"我拿起打印好的文件,"陈总在忙?"

"随便看看邮件。"陈伟说,"对了张总,这几天感觉怎么样?适应拖鞋了吗?"

他的语气里带着讽刺。

我笑了笑:"挺好的,很舒服。谢谢陈总关心。"

转身离开的时候,我听到他在身后小声说:"装什么装,马上就要滚蛋的人。"

我没有回头,继续往前走。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李明发来的消息。

"张总,合同已经准备好了,8份,今晚可以签。"

我回复:"好,晚上见。"

04

第六天,华创科技总部,CEO办公室。

李明站起来迎接我,笑容温暖:"张总,欢迎欢迎。"

"李总客气了。"我和他握手。

"合同我都准备好了。"李明把文件推过来,"8份,你和你的团队每人一份。"

我翻开第一份合同。

职位:技术副总裁。

年薪:500万。

股权:5%。

其他7份合同,职位和薪资都写得清清楚楚。

"李总,我有个要求。"我说。

"您说。"

"我希望技术团队能够独立运作,不受其他部门干涉。研发资金、人员配置、项目方向,都由我们团队自主决定。"

李明想了想:"可以。但我需要定期看到成果。"

"没问题。"

"那就这样,合同签了,三天后你们就可以正式入职。"李明说,"对了,关于你们目前公司的竞业协议......"

"没有竞业协议。"我说,"合同里只有保密条款,但技术专利都在我名下,不存在侵权问题。"

"那就好。"李明松了口气,"张总,我等这一天等了很久。有你们团队加入,华创的技术实力至少提升三个档次。"

"我们也期待在新的平台上大展身手。"

签完合同,我把文件装进包里。

"李总,后天我们会正式离职。到时候,可能会有些动静。"

"我明白。"李明笑了,"你们尽管放心,华创的法务团队随时待命。"

离开华创科技,我给赵明远发了条消息:"明晚,还是老地方。"

第七天傍晚,川菜馆包厢。

8个人围坐在桌前,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期待和紧张。

我把合同拿出来,一份份发给他们。

"这是华创科技的正式合同,你们看看,没问题就签了。"

赵明远接过合同,手都在抖。

王浩打开合同,看到薪资那一栏,眼眶瞬间红了。

刘建国深吸一口气:"张总,您确定吗?我们这么做,会不会......"

"会不会什么?"我问。

"会不会太绝了?"刘建国说,"毕竟在公司待了三年......"

"绝?"我冷笑,"他们给我一双拖鞋的时候,给你们降薪30%的时候,计划分批辞退我们的时候,考虑过绝不绝?"

包厢里安静了。

"我们没有做任何违法的事。"我继续说,"技术专利在我名下,这是事实。我们辞职,这是我们的权利。至于他们能不能承受我们离开的后果,那是他们的问题。"

周小雅说:"张总,我签。"

李天明:"我也签。"

孙磊、马超也纷纷表态。

最后,7个人都签了字。

我把合同收好,举起酒杯:"兄弟们,明天,我们就去递辞职信。"

"一起!"

7个人举杯,眼神坚定。

喝完酒,我送他们一个个离开。

最后,只剩我一个人站在川菜馆门口。

夜风吹过,有些凉。

我掏出手机,看着那双灰色拖鞋的照片。

79元。

这是你们对我的评价。

那我就让你们看看,这79元的代价,是什么。

回到家,已经是晚上11点。

我坐在书房里,整理着这七天来的所有资料。

技术文档,备份完成。

专利证书,扫描存档。

项目记录,分类保存。

团队成员的工作成果,全部整理清楚。

手机突然响了,是周建国打来的。

"小张啊,明天上午来我办公室一趟。"他的声音有些疲惫。

"好的,老板。"

"有些事,我们需要谈谈。"

"嗯。"

"那就这样,明天见。"

挂了电话,我看着窗外的夜色。

明天,就是第八天了。

我打开抽屉,拿出那双灰色拖鞋。

79元的吊牌还挂在上面。

我笑了笑。

明天,我会穿着这双鞋,最后一次走进周建国的办公室。

然后,让他看看,什么叫代价。

第八天上午9点整,我穿着那双灰色拖鞋,啪嗒啪嗒地走过公司走廊。

所有人都看着我,目光里带着同情、好奇、或是幸灾乐祸。

我面无表情,推开了周建国办公室的门。

周建国坐在办公桌后面,脸色憔悴,眼睛里布满血丝。

桌上放着一份文件。

"小张,来了。"他指了指对面的椅子,"坐。"

我坐下,目光落在那份文件上。

"这是什么?"

"你看看。"周建国把文件推过来。

我翻开第一页。

《聘任合同》。

职位:技术总监。

年薪:200万。

股权:10%。

我翻到第二页,瞳孔一缩。

夹在里面的,是另一份文件——《技术专利转让协议》。

"小张,我知道这段时间公司对你不公平。"周建国叹了口气,"庆功宴那天,是我考虑不周。你看,这是我的诚意。年薪200万,10%的股权,技术总监的职位保留。条件够优厚了吧?"

我没说话,继续往下看。

《技术专利转让协议》的内容很简单:我需要把7项核心技术的专利权,全部转让给公司。

转让费:500万。

"老板,您这是什么意思?"我抬起头。

周建国靠在椅背上,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公司需要那些专利,你出个价。500万,够不够?不够的话,我们可以再谈。"

我笑了。

从包里掏出一个文件夹,放在桌上。

"老板,我也有份东西给您看。"

周建国皱了皱眉,接过文件夹打开。

第一页,是一份辞职信。

"兹有技术总监张凌,因个人原因,申请辞职......"

周建国的手顿了一下。

他翻到第二页。

又是一份辞职信。

"兹有高级算法工程师赵明远,因个人原因,申请辞职......"

第三页,第四页,第五页......

7份辞职信,整整齐齐地叠在一起。

每一份上面,都盖着日期章。

七天前。

庆功宴那天晚上。

周建国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文件从他手中滑落,纸张散了一地。

"这......这是什么意思?"他的声音都在抖。

办公室的门突然被推开,陈伟冲了进来。

"老板,出事了!技术部......"

他的话戛然而止,因为他看到了地上那些辞职信。

陈伟整个人僵住了,嘴唇哆嗦着:"这......这怎么可能?"

我慢慢站起来,从包里又拿出一叠文件。

"老板,陈总,你们看看这个。"

周建国机械地接过文件。

第一份,是华创科技的聘用合同,8份,每一份上都签了字,盖了章。

技术副总裁,年薪500万,5%股权。

高级算法工程师,年薪200万。

首席架构师,年薪180万。

......

第二份,是7项核心技术的专利证书复印件。

每一份上面,申请人都是:张凌。

第三份,是专利授权协议。

授权期限:五年。

授权期满时间:三个月后。

周建国的手剧烈地颤抖起来,连茶杯都端不稳。

茶水洒了一桌,深色的液体沿着桌沿滴落,在地毯上晕开一片深色的印记。

陈伟看到那些文件,脸色白得像纸。

他踉跄着往后退了三步,一屁股撞在门框上,发出"咚"的一声闷响。

这时,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人事总监孙丽探头进来,看到地上散落的辞职信。

倒吸一口凉气,"噔噔噔"连退三步,差点撞到身后的绿植。

整个人像被雷劈了一样。

财务总监老王也跟着进来,看清楚文件内容后。

手里的文件夹"啪"地掉在地上,张着嘴半天说不出话。

"你们......你们这是要干什么?"周建国的声音完全变了调。

尖锐得像被掐住脖子的鸭子,"你们知不知道这是背叛?是背叛公司!"

"背叛?"我冷静地看着他,"老板,三年前您说,专利用我的名字申请,以后再改成公司的。 这三年,您改了吗?"

周建国张了张嘴,说不出话。

"老板,这七天,我每天穿着您送的拖鞋上班。"我继续说,"您知道我在做什么吗?"

办公室里死一般的寂静。

"我在和我的团队,一份份签好了华创科技的合同。 我在一项项确认专利的法律状态。 我在一点点整理三年来的技术成果。"

"这七天,我笑着穿拖鞋,您以为我是破罐子破摔。"

"但其实,我是在给你们机会。"

"给你们机会,看看你们还能做出什么。"

"结果呢?"我从包里拿出一张纸,"这是陈总发给您的邮件,'分三批辞退技术部人员,第一批辞退张凌,理由:工作态度消极'。"

陈伟的脸色彻底垮了。

"这是人事部发给技术部的降薪通知,7个人,每人降薪30%。"

"这是您在管理层会议上说的话,'技术人员年纪大了,思想固化,需要年轻的团队'。"

"老板,我没有背叛公司。"我一字一句地说,"我只是做出了我的选择。"

"而这个选择,是您和陈总,用一双79元的拖鞋,逼我做的。"

周建国瘫坐在椅子上,整个人像被抽空了力气。

陈伟冲过来,抓住我的胳膊:"你不能走!8亿订单怎么办?项目谁来做?"

我甩开他的手:"项目已经交付了。昨晚最后一批验收通过,技术文档都归档了。您找新团队,可以照着做。"

"你......"陈伟说不出话。

"当然,"我笑了笑,"核心算法的优化版本,我们带走了。毕竟,那是我们的知识产权。"

门外,赵明远、王浩、刘建国、李天明、周小雅、孙磊、马超7个人走了进来。

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份辞职信。

"老板,我们是来办离职手续的。"赵明远说。

周建国看着我们8个人,嘴唇哆嗦着,却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但更让他震惊的还在后面。

"老板,您看看这个。"我又从包里拿出最后一份文件。

那是一份邮件打印件。

发件人:陈伟。

收件人:某科技公司CEO。

标题:"关于技术团队重组与成本优化的合作意向"。

内容里写得清清楚楚:"......张凌团队薪资过高,我们计划辞退后,可以将部分技术开发外包给贵公司。预计每年节省成本300万......"

发件时间:7天前。

也就是说,在我还穿着拖鞋上班、兢兢业业工作的时候,陈伟已经在背后联系外包公司,准备把我们的工作转包出去。

周建国看完这封邮件,整个人像被雷劈了一样,猛地转头看向陈伟:"小陈,这是怎么回事?"

陈伟的额头瀬出豆大的汗珠,嘴唇哆嗦了半天,才挤出一句话:"老板,我......我这是为了公司着想......"

"为了公司着想?"周建国的声音在发抖,"你知不知道,没有他们,这8亿的订单后续维护怎么办?你知不知道,客户最看重的就是技术团队?你知不知道......"

他说不下去了,因为他意识到,一切都晚了。

那份文件上,标注的日期是七天前。

也就是说,我穿着拖鞋上班的那七天,其实......

05

周建国死死盯着那些文件,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音,像是被什么东西卡住了。

"七天前......"他喃喃自语,"也就是说,庆功宴那天晚上,你们就已经决定要走了?"

"准确地说,是您送我拖鞋的那一刻,我就决定了。"我平静地说。

"那你这七天穿拖鞋上班,是在耍我?"周建国的声音突然拔高。

"不是耍您。"我摇摇头,"我是在感谢您,用这样的方式提醒我,该离开了。"

"同时,也是在观察,看看公司到底把技术部当成什么。"

"结果呢?"我扫了一眼陈伟,"结果让我很失望,但也很清醒。"

陈伟脸色铁青,想说什么,又不敢说。

"这七天,我们团队把所有项目都交接完了。"我继续说,"该归档的技术文档,都整理好了。该做的验收测试,都通过了。甚至连您要求的技术资料归档,我们也都按时交了。"

"我们没有做任何违反公司规定的事。"

"我们只是,行使了自己离职的权利。"

周建国的手撑在桌上,整个人摇摇欲坠。

"可是......可是专利......"他还在挣扎,"专利的申请费用是公司出的,技术是在公司开发的,专利应该属于公司......"

"老板,您忘了吗?"我打断他,"三年前,是您说,先用我的名字申请,以后再改。但这三年,您一次都没提过要改。"

"而且,专利法规定,专利权属于申请人。技术虽然是在公司开发的,但专利申请时签署的是'职务发明'协议,专利权属于发明人,公司享有使用权。"

"我们的专利授权协议,期限是五年,三个月后就到期了。"

"到时候,您想继续使用这些专利,需要重新签订授权协议。"

"但那时候,我们已经不在公司了。"

周建国彻底崩溃了,一屁股坐回椅子上,双手抱着头。

"完了......都完了......"他的声音像是从胸腔深处挤出来的,"8亿的订单,三个月后专利到期,客户要求技术升级......怎么办......怎么办......"

陈伟还想说点什么,我冷冷地看了他一眼。

"陈总,您不是说,技术的工作可以外包,或者招应届生来做吗?"我把那封邮件举起来,"现在,您可以试试了。"

"您不是说,技术人员要价太高,留着是浪费吗?"

"您不是说,我们走了就走了,反正核心代码都在公司服务器上吗?"

"现在,我们走了。"

"代码确实在服务器上,您去用吧。"

"看看没有我们,那些代码能不能跑起来。"

陈伟脸色惨白,嘴唇哆嗦着,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因为他心里清楚,那些代码没有核心团队,根本就是一堆废铜烂铁。

技术的关键不在代码本身,而在开发这些代码的人。

在算法的逻辑,在系统的架构,在无数个细节的优化。

这些东西,不是随便招几个人就能掌握的。

"老板,"我说,"这三年,谢谢您给我这个平台。但很遗憾,我们要离开了。"

"等等!"周建国突然站起来,"开价!你们要多少钱才能留下?"

"不是钱的问题,老板。"我摇摇头。

"那是什么?"周建国的声音带着哀求,"股权?我给!职位?我给!你要什么,我都给!"

"我要尊重。"我一字一句地说,"但这个,您给不了。"

"庆功宴上,陈总拿劳力士,我拿拖鞋,这就是您对技术部的态度。"

"降薪30%的通知,'分批辞退'的计划,'找年轻人替代'的会议,这就是您对技术人员的评价。"

"老板,公司是您的,您想怎么管理,我无权干涉。"

"但我和我的团队,我们也有选择的权利。"

"我们选择,去一个尊重技术、尊重人才的地方。"

说完,我转身往外走。

赵明远、王浩、刘建国、李天明、周小雅、孙磊、马超7个人跟在我身后。

"张凌!"周建国在身后喊,"你会后悔的!"

我停下脚步,回头看着他。

"老板,后悔的不会是我。"

"是您。"

走出办公室,门重重地关上。

身后传来周建国摔东西的声音,还有陈伟的争辩:"老板,这不怪我......老板......"

我们8个人,走过走廊。

所有人都看着我们,有人窃窃私语,有人露出震惊的表情。

"技术部集体辞职了......"

"8个人一起走......"

"听说去了华创科技......"

"这下公司完了......"

电梯门打开,我们走了进去。

电梯门缓缓关上,隔绝了那些议论声。

赵明远深吸一口气:"张总,我们真的做到了。"

王浩眼眶有些红:"三年了,终于出了这口气。"

刘建国说:"走吧,去新的地方,干更大的事。"

其他几个人也都露出笑容。

电梯到了一楼,门打开。

阳光从玻璃幕墙透进来,照在我们身上。

我低头看了看脚上的拖鞋。

灰色的,网面的,79元。

"走吧。"我说。

8个人一起走出大楼。

楼下,华创科技的商务车已经在等着。

李明从车上下来,笑着迎上来:"张总,兄弟们,欢迎加入华创科技!"

我和他握手:"李总,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是华创的人了。"

"上车吧,我带你们去看看新办公室。"李明说,"1000平的研发中心,所有设备都是顶配,还配了专门的休息室和健身房。"

"对了,"李明看着我脚上的拖鞋,"张总,这双鞋......"

"纪念品。"我笑了笑,"提醒我,什么叫做尊重。"

上车前,我回头看了一眼公司大楼。

30层的落地窗后面,周建国站在那里,目光穿过玻璃,和我对视。

他的身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孤独。

我没有挥手,转身上了车。

车子发动,离开了这栋工作了三年的大楼。

车上,赵明远突然说:"张总,您说周建国现在是什么心情?"

"大概是后悔吧。"我说,"后悔送了我一双拖鞋。"

"那双拖鞋,值8亿吗?"王浩笑着问。

"不值。"我认真地说,"但它让我们8个人看清了一个事实——技术的价值,不是别人给的,是我们自己创造的。"

"说得对!"刘建国举起拳头,"在新的平台上,我们要做得更好!"

"一定会的。"我说。

车窗外,城市的风景飞速掠过。

前方,是新的开始。

06

一周后,公司内部炸开了锅。

"听说了吗?8亿订单的客户要求退款!"

"技术部全走了,后续维护做不了了!"

"周老板急疯了,到处挖人,但没人敢来!"

"陈总被停职了,说是他搞的鬼!"

这些消息,是技术部剩下的几个年轻人告诉我的。

他们在微信上说:"张总,公司现在乱成一锅粥。老板想重组技术团队,但根本找不到人。招聘网站上挂了一个月,来面试的都是应届生,没一个能接手项目的。"

"客户那边也炸了。华盛集团的技术总监直接找到老板,说如果三个月内不能完成系统升级,就要解除合同,还要赔偿违约金。"

"违约金是多少?"我问。

"1.5亿。"

我沉默了。

当初签合同的时候,周建国为了拿下这个大单,答应了很多苛刻的条件。其中一条就是,如果技术团队出现重大变动导致无法履约,需要赔偿合同金额的20%。

8亿的20%,就是1.6亿。

"张总,"那个年轻人继续说,"老板找了三家外包公司,都说做不了。那些核心算法太复杂了,没有原班人马,根本搞不定。"

"陈总呢?"我问。

"陈总被董事会质询了,说是他一手策划要辞退技术部,才导致今天的局面。现在他被停职调查,估计要被开除了。"

我没有说话。

其实陈伟只是个执行者,真正的决策者是周建国。

但现在,周建国需要一个背锅的人。

陈伟,就成了那个人。

"张总,"那个年轻人小心翼翼地问,"您还会回来吗?老板说,只要您回来,什么条件都答应。"

"不会。"我说,"告诉老板,我在华创很好,不会回去了。"

"好的。"

挂了电话,我坐在华创科技的办公室里,看着窗外的风景。

1000平的研发中心,最新的设备,舒适的办公环境。

团队的7个人,每个人都有独立的工作空间,还配了专门的研发助理。

李明信守承诺,给了我们充分的自主权。

项目方向、资金使用、人员配置,都由我们自己决定。

这一周,我们已经启动了三个新项目。

智能算法的升级版本,数据架构的云端部署,还有一个全新的加密系统。

每个项目,都比在原公司做的更先进、更有前景。

赵明远走进来:"张总,新算法的测试结果出来了,性能比原来提升了40%。"

"很好。"我点点头,"继续优化。"

"张总,"赵明远犹豫了一下,"我听说原公司那边出事了。"

"我知道。"

"您不觉得......有点......"赵明远说不下去。

"有点什么?"我看着他,"有点心软?"

赵明远沉默了。

"老赵,"我说,"你记得庆功宴那天吗?"

"记得。"

"周建国送我拖鞋的时候,你什么感觉?"

赵明远咬了咬牙:"愤怒,屈辱。"

"对。"我说,"那种愤怒和屈辱,不是针对我一个人的,是针对整个技术团队的。"

"他们不尊重技术,不尊重我们的付出。"

"现在他们出事了,是他们自己选择的结果。"

"我们没有做任何违法的事,我们只是行使了自己离职的权利。"

"至于他们能不能承受我们离开的后果,那是他们的问题。"

赵明远点点头:"我明白了。"

"去忙吧。"我说,"把新项目做好,这才是对我们最好的回报。"

赵明远离开后,我打开电脑,继续写代码。

手机突然响了,是个陌生号码。

"您好,请问是张凌吗?"

"我是,您哪位?"

"我是华盛集团的技术总监,王建国。"

我愣了一下。

华盛集团,就是那个8亿订单的客户。

"王总,您好。"

"张总,我听说您离开了原来的公司,现在在华创科技?"

"是的。"

"那太好了。"王建国松了口气,"我正想找您。我们和您原来公司的合同,现在出了很大问题。技术团队全走了,后续的系统升级根本做不了。"

"我知道。"我说,"但这是你们和他们公司的事,跟我无关。"

"张总,您别误会。"王建国赶紧说,"我打电话,是想和您谈个合作。"

"合作?"

"对。"王建国说,"您现在在华创科技,华创的实力我们也了解。我们想直接和华创合作,由您的团队来完成系统升级。"

"至于原来的公司,我们会按合同走法律程序。"

我沉默了几秒。

"王总,这个项目的技术难度不小,而且时间紧迫......"

"我们知道。"王建国说,"所以我们愿意支付双倍的价格。而且,如果这次合作顺利,后续我们还有更多项目想和华创合作。"

双倍的价格。

也就是说,16亿。

“王总,这事我需要和我们CEO商量一下。"

"没问题,我等您的回复。"

挂了电话,我立刻去找李明。

李明听完,激动得站起来:"16亿的项目?而且是华盛集团?"

"对。"

"太好了!"李明拍着桌子,"有您这个团队,华创的技术实力至少提升三个档次!这个项目我们接了!"

"李总,这个项目有些特殊。"我提醒他,"客户原本是和我原来的公司合作的,现在出了问题,才想找我们。"

"这有什么问题?"李明不以为意,"商业合作,看的是实力。你们团队有能力做,客户愿意付钱,这就是正常的市场行为。"

"而且,"李明笑了,"你们原来的公司辜负了你们,现在他们自食其果,不是很正常吗?"

我点点头。

李明说得对。

这是市场规律。

谁有能力,谁就能拿到订单。

周建国和陈伟,他们用一双拖鞋,换来了今天的结果。

07

三个月后,华创科技总部,新闻发布会。

李明站在台上,笑容满面:"今天,我很高兴地宣布,华创科技成功完成了华盛集团智能系统的全面升级。新系统的性能比原来提升了50%,安全性提高了70%,获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

"这个项目的成功,离不开我们优秀的技术团队。"

"现在,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华创科技技术副总裁,张凌先生!"

掌声雷动。

我走上台,看着台下几百双眼睛。

其中,有我的团队成员,有华创的同事,还有很多行业内的媒体和合作伙伴。

"感谢大家。"我说,"这个项目能够成功,是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

"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团队——赵明远、王浩、刘建国、李天明、周小雅、孙磊、马超。"

"是你们的专业和敬业,才让这个项目能够完美交付。"

台下,7个人站起来,每个人脸上都带着自豪的笑容。

"同时,我也要感谢华创科技,给了我们一个充分发挥的平台。"

"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尊重,感受到了信任,也看到了技术的价值。"

"未来,我们会继续努力,为华创创造更大的价值。"

掌声再次响起。

发布会结束后,我回到办公室。

墙上,挂着一个相框。

相框里,是那双灰色的拖鞋。

我把它洗干净,装裱起来,配了一块铜牌。

铜牌上刻着一行字:"尊重,比任何礼物都贵重。"

手机响了,是个陌生号码。

我接起来。

"张凌,是我。"

是周建国的声音。

我沉默了几秒。

"周总,有事吗?"

"我......我想和你谈谈。"周建国的声音很疲惫,"你有时间吗?"

"可以。"我看了看手表,"明天下午3点,老地方咖啡厅。"

"好,明天见。"

第二天下午,咖啡厅。

周建国已经在等我了。

他苍老了很多,头发白了一半,脸上的皱纹深得像刀刻的。

"张凌,来了。"他站起来,想握手,但又放下了。

我们坐下,服务员送上咖啡。

"你......在华创还好吗?"周建国问。

"很好。"我说,"团队很稳定,项目很顺利。"

周建国点点头,沉默了一会儿。

"张凌,"他终于开口,"当初,是我错了。"

我没有说话,等他继续。

"我不该送你那双拖鞋,不该那样对待技术团队。"周建国的声音有些哽咽,"我以为,技术是可以替代的,人是可以随便换的。"

"但我错了。"

"大错特错。"

他端起咖啡杯,手在颤抖,咖啡洒了一些出来。

"你们离开后,公司彻底乱了。"周建国说,"技术部瘫痪,项目做不下去,客户要求赔偿。"

"我找了三家外包公司,都说做不了。"

"招聘了两个月,来了十几个人,没一个能接手项目的。"

"最后,华盛集团解除了合同,要求赔偿1.5亿。"

"公司账上只有8000万,不够赔的。"

"董事会开会,所有人都在指责我。"

"陈伟被开除了,我被撤职了。"

"公司现在由董事会接管,准备破产清算。"

他说着说着,眼泪掉了下来。

一个60岁的老人,在咖啡厅里哭了。

我静静地看着他。

"张凌,"周建国抬起头,眼睛红红的,"我今天来,是想和你道歉。"

"是我不懂得尊重人才,是我目光短浅,是我亲手毁了自己的公司。"

"我不怪你们离开,是我逼走了你们。"

"如果当初,我能多一点尊重,多一点重视......"

他说不下去了。

我端起咖啡,喝了一口。

"周总,"我说,"其实你不用道歉。"

周建国愣住了。

"你做了你认为对的选择,我们做了我们认为对的选择。"我说,"你选择了用成本最低的方式管理公司,我们选择了去更尊重技术的平台。"

"这些选择,都要承担相应的后果。"

"你承担了公司破产的后果,我们承担了重新开始的风险。"

"这很公平。"

周建国看着我,眼神复杂。

"可是......我输了。"他苦笑,"输得一败涂地。"

"不是输赢的问题。"我说,"是选择的问题。"

"庆功宴那天,你选择送我一双79元的拖鞋,送陈伟一块15万的劳力士。"

"那一刻,你就已经做出了选择——商务比技术重要,关系比能力重要。"

"而我们选择离开,是因为我们不认同这个选择。"

"周总,"我看着他,"你的公司,你的规则,我们无权评判。"

"但我们有权利选择,是否要留在这个规则里。"

"我们选择了离开,这是我们的权利。"

"至于离开后会给公司带来什么影响,那是你需要承担的后果。"

周建国沉默了很久。

"我明白了。"他站起来,"张凌,我今天来,还有一件事。"

"您说。"

"我想请你回来,帮帮公司。"周建国说,"不是让你回来工作,是帮忙做一个技术交接,让新团队能够接手项目。"

"我可以付咨询费,你开价。"

我摇摇头:"周总,这个忙我帮不了。"

"为什么?"

"因为我现在在华创科技,我对华创有责任,有义务。"我说,"而且,那些技术已经是华创的资产了,我不能拿华创的东西去帮别的公司。"

"这......"周建国愣住了。

"周总,"我说,"你可以找华创谈商业合作,我们可以以市场价格提供技术服务。但我个人,不能违背职业操守。"

周建国苦笑:"商业合作?我们公司都要破产了,哪有钱付得起华创的服务费?"

"那我就爱莫能助了。"

周建国站在那里,整个人像是被抽空了力气。

"我明白了。"他深深地看了我一眼,"张凌,你很好,真的很好。"

"我不是在讽刺你,我是真心这么觉得。"

"你比我聪明,比我有原则,也比我懂得什么叫尊重。"

"那双拖鞋,是我这辈子送过最贵的礼物。"

"它让我失去了一切。"

说完,他转身离开了咖啡厅。

我坐在那里,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门外。

手机响了,是李明发来的消息。

"张总,好消息!华盛集团又给了我们三个新项目,总价值25亿!"

我回复:"太好了,什么时候启动?"

"下周。这次他们还要求,必须由你的团队来做。"

"没问题。"

我放下手机,看着窗外的阳光。

阳光很好,照在身上暖暖的。

08

半年后,行业峰会。

我站在演讲台上,面对几百位行业精英。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故事。"我说,"关于一双拖鞋的故事。"

台下的人都抬起头,好奇地看着我。

"半年前,我在原来的公司工作。"我说,"那是一家不错的公司,我们团队拿下了8亿的大订单。"

"庆功宴上,老板送了副总一块劳力士手表,价值15万。"

"轮到我的时候,老板送了我一双拖鞋,价值79元。"

台下响起一片惊呼声。

"那一刻,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我继续说,"技术的价值,不是别人给的,是我们自己创造的。"

"如果一个公司不尊重技术,不尊重人才,那我们就去找一个尊重技术的平台。"

"于是,我和我的团队离开了。"

"我们去了华创科技,在那里,我们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信任。"

"半年时间,我们完成了三个大项目,申请了15项新专利,为公司创造了40亿的价值。"

"而我原来的公司,因为失去了技术团队,项目无法交付,赔偿了1.5亿,最终破产清算。"

台下一片寂静。

"我讲这个故事,不是为了炫耀什么。"我说,"而是想告诉大家,尊重,真的很重要。"

"尊重技术,尊重人才,尊重每一个为公司付出的人。"

"这不仅仅是道德问题,更是公司生存的根本。"

"一双79元的拖鞋,看起来不贵。"

"但它的代价,是一家公司的破产,是数百人的失业,是8亿订单的泡汤。"

"所以,当你手里握着别人的劳动成果时,请记得尊重。"

"当你觉得某个人可有可无时,请想想,如果他离开,你能承受得起后果吗?"

演讲结束,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

很多人站起来鼓掌。

走下台的时候,我看到了周建国。

他坐在最后一排,静静地听完了整场演讲。

我们的目光相遇。

他对我点了点头,然后站起来离开了。

那是我最后一次见到周建国。

后来听说,他离开了这座城市,去了南方一个小城市,开了家小公司。

不再做技术,改做贸易了。

陈伟的劳力士,据说卖了12万,还了一部分债。

他现在在一家小公司做销售,业绩一般。

有时候我会想,如果当初周建国送我的不是拖鞋,而是同样的尊重和重视,今天会是什么样?

也许他的公司还在,还在做大项目。

也许我们还在那里,继续并肩作战。

但历史没有如果。

他做出了他的选择,我做出了我的选择。

每个选择,都要承担相应的后果。

这就是人生。

一年后,我站在华创科技的新大楼前。

这栋楼一共50层,是华创投资20亿建设的研发中心。

技术部门占了10层,配备了最先进的设备,最舒适的环境。

赵明远走过来:"张总,新大楼怎么样?"

"很好。"我笑了笑。

"张总,"赵明远指着大楼一层的大厅,"您看那里。"

我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

大厅的墙上,挂着一个巨大的相框。

相框里,是那双灰色的拖鞋。

下面配着一行金色的字:"尊重,比任何礼物都贵重。"

"这是李总的主意。"赵明远说,"他说,这双拖鞋是华创最宝贵的资产,它提醒所有人,什么叫做尊重。"

我看着那双拖鞋,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79元。

这是我收到过最贵的礼物。

它让我失去了一份工作,但让我找到了更好的平台。

它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尊重,也让我学会了如何选择。

"走吧。"我说,"我们还有新项目要做。"

"好的,张总。"

我们一起走进大楼。

阳光透过玻璃幕墙洒进来,照在那双拖鞋上。

灰色的网面,在阳光下闪着光。

那是尊严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