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的夜,总是很深。
就在某个不起眼的会议室里,一场决定日本未来走向的密会,可能正在进行。主角是高市早苗,自民党的新老大,一个铁了心要坐上首相宝座的女人。
为了凑够执政需要的议席,她找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盟友,并答应了一个让整个政坛都倒吸一口凉气的条件。
削减10%的国会议员。
你没看错,为了权力,她选择先对自己人“动刀”。
这女人到底什么来头?
高市早苗,你可能对这个名字不熟,但你一定知道安倍晋三。这么说吧,高市就是安倍最忠实的“门徒”,是扛着安倍政治遗产往前冲的那个人。
安倍生前想干但没干成的事,她都想接着干。
安倍搞了个“安倍经济学”,她就弄一个“早苗经济学”,名字都懒得换,核心就是继续印钱,继续搞财政刺激。她把安倍的路线,当成了自己的政治信仰。
在自民党内部那场“厮杀”中,她能胜出,靠的就是党内那帮保守派和安倍支持者的力挺。所以她上台,根本不是她一个人的胜利,而是整个安倍路线的延续。
她要的,绝不仅仅是首相的位子。
她盯着的,是安倍未了的心愿——修改宪法。
可单靠她自己,人手不够啊。执政联盟的伙伴公明党一走,她的自民党在国会连半数都过不了,随时可能翻车。
这时候,一个“搅局者”出现了。
日本维新会。
这帮人不是东京政治圈里那些老油条,他们是从大阪杀出来的“草根”,一群喊着“改革”的狠角色。他们的创始人桥下彻,以前就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儿。
维新会的主张非常简单粗暴:砍掉议员的薪水和人数,打破中央的权力垄断,让地方自己说了算。
听起来是不是很解气?
这次,他们手里不多不少,正好握着35个议席。
这35个席位,成了决定谁能当首相的关键砝码。高市早苗想要坐稳江山,必须拿到这35票。
维新会也很直接,他们开出的价码,就是文章开头说的那个:想合作?可以,先同意把国会议员砍掉十分之一。
这简直是把刀架在了自民党的脖子上。
一个百年大党,被一个地方来的“后起之秀”将了一军。
这就有意思了。
按理说,维新会作为在野党,为什么不跟其他在野党联手,一起把自民党掀翻呢?
因为那帮所谓的盟友,根本就是一盘散沙。
立宪民主党、国民民主党,这些党派听着挺唬人,可凑到一起,就是一锅粥。今天你觉得要修宪,明天他觉得经济政策更重要,后天另一个又在别的问题上跟你唱反调。
连个统一的口号都喊不出来,别说联手对抗自民党了。
他们内部的矛盾,比对付敌人的劲头大多了。
维新会看得明明白白,跟这群人混,没前途。所以,他们扭头就去找了那个曾经的“敌人”——高市早苗。
政治就是这么现实。
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实实在在的利益。
高市早苗需要维新会的35个议席来换取权力,维新会则需要通过逼自民党让步,来向选民证明自己的改革决心。
一场心照不宣的政治交易,就这么达成了。
但如果你觉得,这一切只是为了一场选举的胜利,那就太天真了。
削减议员,只是摆在台面上的投名状。
这场交易背后,藏着一个更大,也更危险的共同目标。
修改日本宪法第九条。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和平条款”。
这才是高市早苗,这位安倍“门徒”的终极野心。而日本维新会,在这个问题上,和她的立场惊人地一致。他们都认为,必须给自卫队一个“名分”,让日本成为一个“正常国家”。
修改宪法,需要国会两院三分之二以上的议员支持。
现在,高市早苗领导的自民党,加上日本维新会,这两股支持修宪的力量拧在了一起。他们在国会的势力,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这让修改宪法这件事,从一个遥远的政治口号,一下子变成了近在眼前的现实。
这或许,才是这场政治联姻背后,最令人不寒而栗的真相。
高市早苗得到了她梦寐以求的权力,维新会也拿到了他们想要的改革筹码。
可对整个日本来说,这究竟是开启了一个新篇章,还是打开了一个再也关不上的潘多拉魔盒?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