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宁德时代在2025年宣布他们要在2027年量产能量密度超过500Wh/kg的全固态电池时所有人都惊呆了。 比亚迪那边也没闲着悄悄说已经下线了60Ah的样品。 这两家巨头的动作一下就把大家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在这场固态电池的马拉松里有十位高手参赛可注定有人会输得连渣都不剩。
现在2025年成了最要命的一年因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在多个论坛上都强调这一年得定好固态电池的主攻技术路线。你想想要是路线走错了企业可能直接扑街。 目前行业有四个方向在赛跑硫化物路线的离子电导率最高性能顶呱呱贵得吓人宁德时代那边的成本是每公斤两万块得降到500元才能用;氧化物路线稳定又省钱清陶能源就拿它搞出了368Wh/kg的电池装上了智己L6的车子不过它的性能上限低点未来可能被硫化物甩开;聚合物路线机械性能优秀温度一高就蔫了卫蓝新能源玩得不错;卤化物路线电压稳当可技术太嫩还在实验阶段。 第五届中国固态电池科技大会的专家们都押宝在硫化物上说它最有希望先落地可这路不好走啊。
在这个节骨眼上选手们分成三组在拼。 第一梯队是那些技术大佬。 宁德时代稳坐老大位置搞出了全球头一条硫化物产线电池能量密度上了500Wh/kg15分钟就能充80%续航1200公里开外。 他们还拉着奔驰、宝马这些豪华车企一块干客户一大把。 可问题是成本太高了要降40倍才卖得动而且他们那么大一家公司想转个弯都不容易。 太蓝新能源走的是独木桥靠独创的ISFD技术也就是那种原位亚微米工业制膜方法完全甩开隔膜成本降了10%一公斤电池包能省好几万块。 这种新花样让它在2025年拿了中欧新能源汽车大奖风险巨大公司小资金少万一技术出篓子直接破产清盘。 清陶能源相对老实点选了氧化物路线电池能量密度368Wh/kg已经上了智己L6的实车。上汽集团砸了30个亿进去合资产线2025年底就要开张这稳扎稳打挺好可氧化物的天花板低未来可能被压着打。
第二梯队玩的是巧劲儿各有高招。 比亚迪靠的是全链条功夫自家造车又造电池能优化整台车设计CTO孙华军说了2024年就搞出了60Ah样品2027年准备小批量试装车2030年再扩大规模。 他们喊出“固液同价”的口号主攻性价比消费者买车不就图实惠嘛。国轩高科有个欧洲金矿大众持股26.47%欧洲市场开路先锋2025年他们的金石电池在实验线上良品率干到了90%。 可问题是技术靠大众撑着合作一闹僵麻烦就大了。 卫蓝新能源不走寻常路副总魏纪周明说固态电池先玩储能东莞1000个通信基站用上了他们的半固态货珠海工厂已经投产。 这避开红海市场策略聪明可储能地盘小能不能撑成大象还难说。 孚能科技则盯上无人机和人形机器人这些新鲜玩意儿硫化物体系超400Wh/kg复合体系更达500Wh/kg错位竞争挺溜新兴市场太小商业化靠不住。
第三梯队日子难过挣扎求生。 赣锋锂业是锂业大佬金属锂负极天生有料可固态电池技术慢半拍保守得很;中创新航身为老牌电池厂光看别家跑自己步子小怕要错过机会;上汽集团和清陶合资杀进来整车厂玩电池历史上就没几家赢过挑战太大了。
这场竞速的核心就看出谁能顶住四大压力。 技术能力是关键硫化物路线突破者占大便宜宁德时代领先太蓝和比亚迪。 2025年头资金耐性更致命固态电池研发烧钱猛宁德时代和比亚迪手头的现金都超500亿能扛五年的亏损期;行业预测说2025年渗透率才0.2%到2030年可能涨到10%市场规模172个亿可中间这五年企业都得靠硬撑。 产业链话语权不强者惨车企绑定深的如宁德时代、清陶和国轩订单有保底。 至于场景卡位现在分得清清楚楚:乘用车那边宁德、比亚迪和清陶在抢储能是卫蓝的地盘孚能玩起低空经济。
投资和消费两头都有说道。 对投资人来说最好盯住那些技术扎实、客户硬气的企业硫化物领头、资金丰厚的玩家才靠谱。 前瞻研究院的数据算过了到2030年出货量估计614.1GWh现在2025年初装成本不低。 消费者的话真别急着冲固态电池液态电池现成的好用500公里续航、30分钟快充的车满大街跑。 2027年固态货出来先只供高端豪车普通用户等2030年后才合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