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21世纪,海洋战略里头,航空母舰就是海军的中坚力量,担负着国家的军事威慑和远洋作战的重任。在世界范围内,美国一直靠着其11艘核动力航母,稳稳占据着海上的霸主位置。
尼米兹级航母的满载排水量超过10万吨,装备有FA-18和F-35C战斗机,配备先进的雷达和指挥系统,形成了无敌的海上打击体系。不过,到了2020年代,中国海军的崛起打破了这种局面。辽宁舰的改装顺利完成,山东舰也实现自主建造,显示出中国从无到有逐步跻身航母强国的行列。
中国海军的航母起步于1998年购入的“瓦良格”号,经过十几年不断地改装升级,到了2012年,辽宁舰正式加入了舰队。在青岛的军港码头,工人们日夜不停地调试设备,焊花在夜色中闪烁,舰体在海风中屹立不倒。
山东舰是在2019年正式入列的,海南三亚的军港码头,吊装雷达模块的起重机忙个不停,技术人员在狭窄的舱室里调试导航设备。这两艘航母都是用滑跃起飞方式,歼-15战机从斜坡甲板上一跃而起,尾焰划破海面,这也展现出中国海军迈向远洋作战的初步实力。
福建舰的亮相,彻底打破了原本的局势。作为中国第一艘采用电磁弹射技术的航母,福建舰于2022年6月17日在上海江南造船厂下水。码头上盛大的仪式正在举行,礼炮齐鸣,红色的旗帜在风中飘扬,船坞的水门缓缓开启,巨大的舰船在拖船的带领下慢慢驶向长江口。
总重达8万吨的舰体,配备了平直而长的飞行甲板,这一设计标志着中国航母技术从滑跃式飞行甲板迈入到弹射式,直奔美国福特级的水平。相比之下,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主要采用垂直起降方式,而法国戴高乐号受核动力维护的难题所困,结果都难以在性能上与中美航母抗衡。
电磁弹射技术的引入,成了这场较量的核心话题。和老式的蒸汽弹射比起来,电磁弹射用线性电机带动力,能更精准地掌控飞机的起飞速度,适应各种机型,从重型战机到轻型无人机都能应付得了。美国的福特级航母率先采用了这个技术,不过在研发过程中可谓是波折不断。
2010年,在莱克赫斯特海军航空站的测试场上,FA-18战机在电磁弹射轨道上高速飞奔,轰鸣声震天响。但随后测试时,系统经常出问题,不得不不断调整设计方案。中国方面则依靠马伟明院士团队的突破,成功研发出中压直流电磁弹射系统,能源效率达到90%,远远超过美国的60%。这个技术优势,让福建舰在全球航母竞争中抢得先机。
全球海军势力的变化,不只是技术比拼那么简单,更是反映国家工业底蕴的角力。美国的造船行业,由于供应链出问题,工人又短缺,建舰的速度一再拖延。纽波特纽斯的造船厂码头上,钢板堆得像小山,焊接设备也都静置不用,明显能看出这个工业体系有点吃不消。
中国依靠完整的产业链配套和高效的建造技术,从2012年到2025年,就短短十几年的时间,成功迈入了“三航母时代”。在渤海、黄海的海域演习时,辽宁舰和山东舰组成的编队扬帆起航,双航母的联合亮相,标志着中国海军战略格局的改变,令人振奋。
福建舰与肯尼迪号的实力对比
福建舰的电磁弹射系统用的是中压直流技术,储能装置则借助超级电容,能够在瞬间释放出几十万千瓦的能量。在测试现场,技术人员在控制室调试电压参数,屏幕上显示的弹射曲线非常平稳流畅,战机起飞后,甲板上的阻拦索也迅速回位,为下一次发射做好准备。
蒸汽弹射得要提前好几个小时预热蒸汽,而福建舰的弹射器只要几分钟就能启动,效率那叫一个高,舰载机出动速度也明显快了不少。歼-35隐身战机的加入,更让福建舰的作战实力提升了一个档次。2024年7月海上试航时,歼-35顺利从甲板腾空,机身在海风中轻轻晃动,转瞬间就没入云层,充分展现出它出色的隐身和机动性能。
相比之下,美国肯尼迪号的建造也遇上了麻烦。到2025年,纽波特纽斯造船厂的干船坞里,肯尼迪号的舰体还没有搞完,甲板上堆满了还没安装好的设备。工人在脚手架上来回忙碌,火花四溅,电焊作业不断,可升降机的那几个大块模块还没有拼装好呢。
电磁弹射系统的测试可真是屡屡出事,2024年的试飞中,F-35C战机在弹射时因为动力不够,差点滑出轨道掉到海里。技术人员忙得团团转,控制台上的错误代码闪个不停,把现场气氛搞得紧张得很。为了修好福特号上的问题,美军还拆掉肯尼迪号上的一些零件,结果后者变成了“海上的备件库”。
肯尼迪号的造价已经涨到129亿美元,比起中国建三艘航母的花费还高出不少。供应链出了点问题,特种钢的供应不太够,加上工人罢工,项目进度也被耽搁了。到2023年,造船厂外面工人们举着标语抗议,码头边堆满了各种材料,没人整理也没人搬走,可热闹得很。
若比之下,福建舰只用了三年时间就完工了,2022年下水之后,系泊试验和海试都进行得特别顺利。在上海江南造船厂,钢板切割的机器声此起彼伏,自动焊接设备精准无误,工人们在流水线上有条不紊地拼装模块,充分体现了我国造船工业的高效率和实力。
关于战斗力的争议,主要是被美国媒体搞得热火朝天,夸大其词,说肯尼迪号的战力是辽宁舰的六倍。不过,辽宁舰毕竟是个训练平台,排水量只有6.6万吨,搭载的歼-15也只有36架,跟肯尼迪号的远洋作战任务完全不一样,所以两者的定位和能力不能一概而论。
福建舰的8万吨排水量加上电磁弹射技术,让它每天出动的架次差不多能达到300次,还搭配歼-35和空警-600,整体作战能力基本赶上福特级了。到2025年7月,福建舰在黄海进行编队演练,055型驱逐舰在两边护航,海面上浪花翻滚,舰载机组成的编队在空中划出整齐的轨迹,展现出强大的体系化作战实力。
到2030年左右,中国海军的五艘航母编成基本成形,004型航母已经在渤海完成了海试,甲板上歼-35和新型无人机齐头并进,舰载雷达还能发现几百公里外的目标。反观肯尼迪号,那昂贵的维护费用和技术难题,让它很难做到随时出动。
美军在西太平洋的布局逐渐收缩成真,盟友体系和导弹防御已成应对中国海军崛起的最后一道防线。福建舰每次出海,都在改变海上力量的格局,而美国海军曾经的辉煌,随着肯尼迪号的推迟部署,也逐渐变得暗淡下来。
#AIGC热点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