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仅20万,西乙球队强令余嘉豪归队,郭士强出面协调失败

就为了一年二十万人民币,竟然连夜把人从全运会决赛场上叫走?这事儿听着,怎么就那么憋屈呢。

12号那天,浙江男篮的更衣室里,气氛估计比冰点还冷。前一天晚上,他们刚刚拼下了一场几乎不可能的胜利,靠着王奕博、程帅澎这些小伙子的轮番冲击,硬生生把拥有周琦、胡金秋、孙铭徽的豪华战舰给凿沉了。那种热血沸腾的感觉,好像还弥漫在空气里,每个人眼里都闪着对决赛的光。尤其是余嘉豪,这个在内线跟周琦、胡金秋硬碰硬,甚至还隔扣了胡金秋的大个子,是他们敢于梦想冠军的最大底气。

可就是这天,一通来自西班牙的电话,把所有的热血和梦想都浇了个透心凉。

电话那头,是余嘉豪效力的那支西乙球队。话说得挺绝,意思就是,你的假期结束了,马上给我回来,不然就解约。这话说得,硬气。硬气得让人有点想笑。一支西班牙的次级联赛球队,给中国国家队的未来之星开着一年折合人民币二十万的薪水,却在此刻摆出了豪门球队的架子。

这事儿听起来就透着一股子魔幻。余嘉豪之所以能回来打全运会,本来就是钻了联赛一周轮空的空子。时间卡得死死的,多一天都不行。按理说,一场全国瞩目的决赛,就差最后这一天,通融一下,人之常情吧?

中国篮协和郭士强指导也是这么想的。他们立马出面协调,希望能让余嘉豪打完这场意义重大的决赛再走。郭指导的面子,篮协的面子,在国内篮球圈里,这分量不轻了。可递到西班牙那边,人家连看都懒得看。合同条款往那一摆,白纸黑字,没得商量。

这种无力感,恐怕比半决赛里被对手压着打还难受。你在场上可以拼命,可以靠意志力去搏一个奇迹。但在这种规则和合同的博弈里,你连上场拼的机会都没有。余嘉豪就这么被卡在了中间,一边是为家乡争夺荣誉的炽热渴望,一边是自己海外篮球生涯的冰冷现实。他没得选,只能在深夜里,一个人收拾行囊,赶往机场。

当队友们还在为决赛做最后准备的时候,他已经坐上了飞往西班牙的航班。窗外的万家灯火,哪一盏能照亮他心里的迷茫?这趟飞机,带走的不仅是浙江男篮的内线核心,更是他们几乎触手可及的冠军梦。没了余嘉豪在内线那座山,浙江队怎么去抵挡广东队那帮如狼似虎的内线群?这比赛还没开打,胜负的天平就已经塌了。

有时候觉得挺讽刺的。我们总说要鼓励年轻球员走出去,去高水平联赛里锻炼。可走出去的结果是什么?是为了一个年薪二十万的工作,放弃站上国内最高领奖台的机会。是我们自己的联赛水平不够高,还是我们在与世界篮球接轨的过程中,连最基本的话语权都丢了?

那支西乙球队的做法,从商业合同角度看,似乎无懈可击。但从人情的角度看,冷酷得像一台机器。他们或许根本不明白,一场全运会决赛,对于一个中国球员,对于一支省队,意味着什么。那不仅是一场比赛的胜负,更是一代人的青春,一个地区的荣耀。可在他们眼里,这或许还不如一场无关痛痒的常规赛来得重要。

余嘉豪的连夜出走,像一根刺,扎在了所有关心中国篮球的人心上。这让我们不得不去想,当我们的天才少年们怀揣梦想走向世界时,我们除了祝福,还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当他们在外遇到这种两难境地时,我们有没有足够强大的体系去保护他们,而不是让他们只能无奈地选择妥协?

决赛场上的灯光会照常亮起,广东队可能会毫无悬念地拿下冠军。但这场决赛,因为一个人的缺席,已经失去了它本该有的光彩。那个属于浙江男篮的冠军梦,碎得悄无声息,只留下一地冰冷的现实。或许很多年后,还会有人记得那个本该在场上叱咤风云,却在决赛前夜孤独踏上异国征程的年轻背影。

所以说,有时候比输球更让人难受的,是连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都没有。这冠军,不要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