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腾空而起:空警-600舰载预警机如何炼成航母“千里眼”

2023年11月5日,一个值得记住的日子。

我国第一艘电磁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在海南三亚的一个军港里正式入列。

这艘航母的出现,让很多人都兴奋。

在福建舰的众多舰载机里,有一款飞机特别引人注目,它就是空警-600。

这款飞机在2019年的阅兵式上首次露面,当时就引起了大家的广泛讨论。

最近,央视记者采访了空警-600的研发团队,他们说给这款飞机起了一个小名,叫“哪吒”。

这个名字很有意思,也让人好奇,为什么会叫这个名字?

这款飞机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

今天,我们就一起往下看,了解一下空警-600的故事。

“哪吒”的由来:外形与神话的奇妙结合

空警-600被叫做“哪吒”,这可不是随便起的。

航空工业一飞院的院长耿延升解释说,这个小名是根据飞机独特的外形和内在气质来的。

大家看空警-600,会发现它有两个发动机,还有起落架的短舱,这些部分连在一起,加上机头,看起来就像有三个头一样。

这让人联想到神话人物哪吒的形象。

更巧妙的是,空警-600的机翼可以折叠。

当机翼折叠起来,再加上它有四个垂直的尾翼,就像哪吒的六只手臂一样。

飞机顶上那个大大的圆形天线罩,就像哪吒手里的乾坤圈。

研发人员还在飞机机身上画了一个红色的标识圈,这就像哪吒身上的混天绫。

最形象的,要数螺旋桨高速转动的时候,那场景就像哪吒脚踏的风火轮,充满了力量和速度感。

这样一说,是不是觉得“哪吒”这个名字特别贴切?

为航母而生:满足严苛起降要求的设计

空警-600在航母编队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就像是空中的指挥所。

主要负责探测、感知、处理和分发航母编队的信息。

同时,它也能执行非军事任务,比如海上搜救时的搜索工作,还有空域的指挥控制。

为了完成这些任务,空警-600在设计上有很多独到之处。

耿延升院长说,首先,飞机必须能在航母上起降。

和陆地上的运输机不同,舰载机需要更强的结构强度,才能承受弹射起飞和拦阻着舰时巨大的冲击力。

我们来看飞机的起落架系统,特别是前起落架和主起落架,都做得非常粗壮。

前起落架粗壮,是为了承受弹射起飞时巨大的过载。

主起落架粗壮,是为了承受着舰时垂直下沉和拦阻时巨大的冲击载荷。

另外,着舰时用来钩住拦阻索的尾钩,空警-600设计了一个Y型的小尾钩,它比一般战斗机的尾钩更短小、更灵活。

这是因为空警-600的机身离甲板的高度比战斗机矮,所以要在保证安全可靠挂索的前提下,尽量把尾钩做得小巧一些。

大圆盘与四垂尾:独特外形背后的技术考量

空警-600最显眼的特征,就是机身顶上那个大大的圆形天线罩。

这里面装着预警天线。

为了能探测到更远的距离,预警天线的尺寸必须做得比较大。

耿延升院长说,在空警-600这种吨位的飞机上,能做出这么大的圆盘,已经做到了极限。

这个大圆盘对飞机的重心、气动性能和操控性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研发团队克服了很多技术难题。

除了大圆盘,空警-600的尾翼也很有特点。

一般的飞机都是单垂尾或者双垂尾,但空警-600有四个垂尾。

这是因为飞机需要很强的尾翼操纵能力,尾翼的翼面也要做得大一些。

考虑到舰载机在机库里的高度限制,设计成四个垂尾,是为了在有限的空间里,最大程度地发挥尾翼的效能。

这些都是研发团队为了解决几何约束而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

飞机的发动机也是专门为舰载机设计的,它需要有很强的抗腐蚀能力,因为飞机经常在海上作业。

另外,航母上的起降通道很短,如果出现机械故障或者挂索失败,飞机需要立即复飞。

这就要求发动机能在瞬间快速提升功率,所有部件都要能承受弹射、拦阻和着舰时巨大的冲击载荷。

“扇形”折叠机翼:千锤百炼的可靠技术

空警-600还有一个非常酷炫的特点,就是它的机翼可以折叠。

这个动作是如何实现的呢?

在航空工业一飞院,有一个专门为空警-600机翼折叠而搭建的实验台。

研发人员在这里进行了上千次试验,才最终实现了空警-600机翼的可靠折叠。

一飞院的专业副总师郭祥介绍说,歼-15T和歼-35的机翼是垂直向上折叠的,而空警-600的机翼折叠起来就像跳舞一样。

他们在模拟开锁时,会考虑阵风吹过的情况,确保飞机能够顺利打开机翼。

即使在风载很大的情况下,也能可靠地锁住机翼。

这些都经过了极限情况的模拟测试。

卓越飞行品质:电传飞控与人机功效的创新

空警-600在控制律和人机功效方面也下了很大功夫,力求给飞行员带来优秀的飞行体验。

耿延升院长说,传统的螺旋桨飞机都是机械操控。

即使发动机位置对称,但在飞行过程中,由于发动机同向转动,会造成左右机翼的气流不对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空警-600采用了电传飞控技术。

这样,飞控系统的控制律就可以在不同的飞行条件下,实现精准的控制适配。

飞行员参与了11轮次的评估,对空警-600的控制律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优化。

传统的机械操纵飞机,飞行员需要一直进行人工补偿。

而空警-600有了电传飞控,这部分修正工作就可以由飞控系统自动完成。

除了控制律,空警-600在人机功效方面也进行了多轮模拟仿真和技术创新。

研发团队在样机上模拟了各种信息显示方式,包括信息显示的位置、程序显示的信息范围、字体大小和颜色等等。

操纵杆、按钮、油门、脚下的舵,也都达到了要求,才最终确定了方案。

这些都旨在让飞行员在飞行过程中有更好的体验。

人才与工程共成长:空警-600背后的青春力量

空警-600的成功研制,大大提升了我国航母编队远程探测预警和指挥引导的能力,也显著增强了海军航母编队远海攻防作战的能力。

在空警-600的研制过程中,一大批年轻的设计师快速成长起来,为后续机型的研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在航空工业一飞院,我们见到了年轻的飞机设计师刘泽华。

他今年27岁,2023年入职后就参与了空警-600的研制工作,短短两年时间,已经成长为总师助理。

刘泽华说,在学校的时候,他更多是专注于科研技术。

来到院里,第一次亲眼看到飞机实物,对他来说是很大的震撼。

他刚入职时听的第一堂课,就是运-20总师唐长红讲的。

唐总讲述了自己飞机设计的过程,提到二三十年前,航空装备的经费投入比较少。

而现在,型号装备多到干不完。

为了帮助年轻人快速成长,院里为每个新人配备了师傅。

刘泽华的师傅刘希美,参加工作近30年,参与过多个型号飞机的研制。

刘希美说,以前年轻人进来,可能很长时间都只是帮忙做些小活。

现在他们工作量很大,必须尽快上手。

像刘泽华这样,通过项目研制快速成长的年轻人还有很多。

在空警-600飞机项目核心团队里,80后副总师的占比超过一半。

航空工业一飞院党委书记尚忠弟表示,我们赶上了一个好时代,要抓住这个机遇,通过重大型号、重大平台,为国家储备国防科技力量和重要的科技人才。

结语

空警-600的诞生,不仅是一款先进的舰载预警机,更是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它凝聚着无数科研人员的智慧和汗水,特别是年轻一代的努力和拼搏。

从“水下拖拉机”到“哪吒”腾空而起,我们看到了中国军工的飞速进步,也感受到了国家实力的不断增强。

我们相信,随着空警-600的正式服役,福建舰的战斗力将得到显著提升,中国海军的远海作战能力也将迈上一个新台阶。

这不仅是对国家安全的有力保障,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决心和能力。

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像“哪吒”一样充满力量和智慧的中国装备,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声明:图片内容等信息来源网络,有任何问题联系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