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发来一张截图,问我十万块的保时捷,敢不敢要? 我当是个玩笑,点开一看,还真是一台上了年头的入门款Macan。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心里五味杂陈。
五年前,我陪他去提车,4S店里跟菜市场似的,销售鼻孔朝天,说想提卡宴?行啊,加价等三个月。那年头,保时捷在中国一年能卖掉九万多台,大众集团全靠它输血。这才几年光景,风水就转得这么快。
现在的销售,隔三差五就发消息过来,说哥,最近有七折活动,帕拉梅拉现车充足。可问题是,隔壁的奔驰宝马,同级别的车裸车都干到五十万区间了,你这七折,还像是在撑着那点老贵族的体面。
说白了,保时捷就像个没睡醒的贵族,错过了整班列车。当国产新势力都在拼车里有几块屏幕、自动驾驶能不能从地库自己开到公司楼下的时候,保时捷的智能座舱还停留在听个歌导个航的水平。这让那些追求新潮体验的年轻人怎么买单?
更要命的是电动化这步棋,走得实在是尴尬。本来想靠纯电Macan打个翻身仗,结果定价弄得比油车还高,这不是把消费者当傻子吗?至于Taycan,小米SU7一出来,大家一看,嘿,这俩车长得怎么跟亲兄弟似的,可价格差了好几十万。这一下,Taycan那点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高端感,瞬间就没了。
信任这东西,建立起来难,毁掉却容易得多。以前提保时捷,想到的是德国制造的可靠。现在呢?我随手在投诉平台上一搜,一千六百多条投诉,触目惊心。新买的帕拉梅拉,一年被召回三次,开在路上突然熄火,这可是上百万的车,换谁都得心里发毛。
最让人后怕的还是西安那起Taycan自燃事故,车子烧得只剩个黑黢黢的空架子,看着都让人心里发寒。官方虽然说在调查,但之前就因为电池问题召回过,这难免让人把两件事联想起来。
为了自救,保时捷也算是把能用的招都用了。降价、砍经销商、裁员,甚至宣布要停产燃油版的经典车型,一门心思押注新能源。可这条路走得通吗?停产油车,一批老车迷肯定不干。新能源产品,目前看又没啥竞争力。真是左右为难,进退失据。
以前,开保时捷是告诉别人我成功了。现在你开个七折的卡宴出门,好像是在说我…尽力了。这味儿,已经不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