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央视新闻的视频,就几秒钟,却在全球军事圈里引爆了一颗炸弹。
画面很简单,福建舰上,一架歼-35静静待命。
突然,一道淡蓝色的电弧闪过,战机像被一只无形巨手猛地推出,干脆利落,直插云霄。
外行看热闹,内行却倒吸一口凉气。
飞机离开甲板的一瞬间,机身几乎零下沉,直接抬头爬升。
就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动作,却像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抽在美国海军的脸上。因为他们的F-35C,至今还在玩“跳水式起飞”,每次弹射出去,先一头往下栽个三五米,难看又危险。
福建舰这一手平稳的“抬头走”,直接把中美电磁弹射技术的差距,明明白白地亮了出来。
更绝的是,这视频是3月份拍的。
也就是说,半年前我们就搞定了,一直憋着,专门挑这个时间点放出来。
起飞不低头高下立判
福建舰的这套电磁弹射系统,数据简直是怪物级的。
弹射一架28吨重的歼-15T“飞鲨”,加速度能被死死地控制在3.5到4个G。
这个力道,既不会把飞行员拍晕,也保证了飞机的骨架不会散掉。
这背后的定海神针,就是马伟明院士团队搞出来的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
能量转化效率高达90%,把美国福特级航母那套交流系统甩开了整整30个百分点。
我们的系统,测下来三千多次才出一次毛病。
而美国的福特号,设计目标是四千多次零故障,结果呢?平均弹个400次就得趴窝,差距大到让人心疼。
核动力神话?一脚踹开
储能技术,才是我们真正的杀手锏。
福特号用的是笨重的飞轮储能,弹一次飞机,耗电4兆瓦时。
什么概念?三百个美国家庭一整天的用电量。
而福建舰,靠的是超级电容。
弹一次,34度电,跟你家空调开十个小时差不多。
这一招,直接粉碎了西方“电磁弹射必须配核动力”的迷信。
我们用常规动力,一样玩得转,还玩得更好。
中国,成了这个星球上独一份的存在。
天生心脏病对手太憋屈
好马配好鞍,配这套顶级弹射器的,是歼-35。
官方说它的雷达反射面积只有0.001平米,比F-35C整整小一个数量级。
作战半径1350公里,也压了F-35C一头。
但这些都不是关键,关键是设计思路。
在大海上飞,多一个发动机,就多一条命。
这纯粹是历史遗留问题。
项目一开始是海军陆战队牵头的,非要搞垂直起降,只能用单发大推力。
美国海军其实一直捏着鼻子用,心里一万个不乐意。
海上出点故障,飞行员连挣扎的机会都没有,直接喂鱼。
所以你看,F-35C服役这么多年,产量在三兄弟里垫底,海军每年就买那么十几架,嫌弃之情溢于言表。
不少西方专家都承认,歼-35这种双发制空猛禽,才是美国海军做梦都想要的飞机。
F-35C的麻烦还不止这些。
五角大楼自己报告都写了,这飞机还有871个缺陷没解决。
最致命的一个,是超音速飞行的时候,隐身涂层会起泡脱落。
这逼得美军只能限制它飞1.2马赫,一架超音速战斗机,愣是飞不出超音速,你说憋不憋屈。
打群架的时代单挑没戏
福建舰的厉害,从来不是某一件装备牛。
它牛在,一出场就是一个完整的“王炸”组合。
视频里,空警-600预警机、歼-35、歼-15T,三巨头同台亮相,都能弹射。
这说明,我们的航母作战体系已经熟了。
空警-600,绰号“战力倍增器”。
它的雷达,能看650公里远,同时盯住300个目标,指挥几十枚导弹打谁。
有了它,整个舰队的眼睛就亮了,预警范围扩大三倍不止。
反观福特号,到现在还在为F-35C的上舰问题头疼,连弹个E-2D预警机都磕磕绊绊。
而福建舰,上到三十多吨的重型机,下到各种特种飞机,通吃。
甲板调度效率,更是航母战斗力的核心。
福建舰三条弹射器,玩出了比福特号四条弹射器还高的效率。
理论上一小时能起降60架次,比福特号的45架次,快了整整25%。
战场上,这就是生与死的差距。
一张图让全世界破防
福建舰“无烟”起飞和F-35C“水雾缭绕”的对比图,在外网直接成了热搜。
这张图,戳破了美国人长久以来的技术优越感。
他们突然发现,那个追赶者,不仅学会了他们的独门绝技,甚至做得比他们还好。
印度人的反应就更复杂了。
《印度时报》承认,“中国海军的战舰数量已经超过美国”。
这承认的背后,是深深的无力感。
印度自诩“亚洲最早有航母的国家”,结果国产航母“维克兰特号”,从立项到服役,花了23年。
一艘所谓的“国产”航母,发动机是美国的,导弹是以色列的,舰炮是俄罗斯的。
满打满算4.5万吨,还不到福建舰的一半,起飞方式还是老掉牙的滑跃。
无数印度网民看完福建舰的视频,直呼“道心破碎”,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太飘了。
笔者以为
福建舰的横空出世,绝不是一个点的突破,而是整个工业体系的胜利。
从2012年辽宁舰,到2019年山东舰,再到今天的福建舰。
中国海军用十年,跑完了别人半个世纪的路。
这种进步,是中国在复杂系统工程领域整体实力的一次亮剑。
随着福建舰的服役,三航母时代正式到来,意味着我们随时都有一艘航母在海上值班。
这不仅是亚洲军力格局的重新洗牌,更是对这个时代工业精神的最好诠释。
它标志着中国的航母技术,已经从跟着跑、并排跑,到了在某些领域,可以骄傲地领着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