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紫涵的婚姻,也没那么幸福。
她在综艺里说自己“三年做了十二次试管”时,在场其他女明星都倒吸一口冷气。
为了生育孩子,陈紫函曾经暂停事业,每天扎针、服药、忍受激素变化,甚至需要依赖安眠药入睡。
而另一边,46岁的董璇在再婚综艺里对着小她11岁的丈夫坦言:“我离过婚有孩子,你能接受我这样的,我很感激”。
真是有趣,明明她们才是世俗意义上更优秀的一方,却偏偏觉得自己“不配”。
女人的“不配得感”,才是感情里吃苦受罪的根源。
说起来,陈紫函其实也是国民度很高的女演员。
她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与蒋勤勤、金巧巧并称“北影三朵花”;
她是《倚天屠龙记》里的殷离,也是《白蛇传》里的小青,即便不是女一号,出色的演技和出众的外表也给观众留下来深刻的印象;
董璇同样不逊色,她二十出头的年纪就主演了多部热播剧,事业巅峰期也是内娱一线花旦的位置;
前夫高云翔出事,是董璇出钱出力把人捞出来, 离婚后独自抚养女儿,照顾老人。
但就是这样两位女性,一个为生小孩三年不拍戏,觉得“能怀上才对得起婚姻”;一个再婚时满怀感激,只因对方不嫌弃她“离异带娃”。
在陈紫函和董璇身上,都不自觉地看到了女性为家庭隐忍牺牲的一面。
陈紫函式每天忍受试管药物的副作用,甚至当街崩溃痛哭,尽管身体已到极限,仍坚持尝试第十二次,只为了有个孩子。
他的丈夫戴向宇在采访中说,爱情到最后都会变得没话说,但是有了孩子就不一样了。
董璇式呢,则是通过降低标准来“获得”爱, 再婚时认为“有人敢娶我就不错了”;
和张维伊商量结婚事宜时,处处展现大方体贴,以此证明自己“值得被爱”。
这背后何尝不是是社会对女性价值的传统道德审判:
无论事业干得多成功的女性,超过40岁就会被问“为什么还不安定下来”;
生育被视为女性必须完成的使命,不生孩子的婚姻就是不完整的;
离异带娃的女人,在婚恋市场上被自动降级,就像被拆开吃过的商品。
好在,这两位女明星也不是完全稀里糊涂,在最关键的大事上还是拎得清的。
陈紫函在第十二次试管失败后,终于接受医生建议停止治疗;
董璇和张维伊明确说:“只要我因怀孕失去收入来源,那你所赚的钱就必须归我支配,不仅要养育孩子,还要赡养我的父母。”
看来,上一段婚姻吃了不少亏,教训没忘记。
生活里,我也接触过很多优秀女性,30+的年纪工作体面、收入颇丰,可是感情里却不敢理直气壮地觉得自己“配得上”。
这种时候很容易遇到白嫖的杀猪盘,当你自己都觉得自己不值得,别人又怎么会珍视你呢?
先看得起自己,别人才会珍惜你;先爱自己,才有能力爱别人。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