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三十年友情换来的婚礼请柬,他和她的故事为何如此唏嘘
9月25日,宜宾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举行。大会选举杜海洋为宜宾市人民政府市长。
在同一天,内江那边也有动作——兰徐走马上任副市长。两个市的“新帅”几乎同时就位,这种节奏,就像换了新的司机,车子开起来的感觉多少会不一样。地方的“一把手”上任,不光是换一个名字,还意味着手里的方向盘、油门和路线,都会有调整。
看杜海洋的履历,他是1974年生,大学学历,从市委副书记到市长,算是本地熟路。就像一个在厂里干了多年的工程师,突然接手整个生产线的调度,熟悉每个环节的毛病在哪,也知道哪块需要加人手。对比一些地方空降的领导,虽然能带来新思路,但前期磨合的时间可能会长。这里的好处是,宜宾的事他心里有数,上车就能开。
兰徐的情况有点像另一种模式。他1971年生,此前是威远县委书记,还带着二级巡视员的身份。县级层面的管理经验,就像在小型工厂当车间主任,能控制细节、盯住执行,但到了市级就是另一种赛道,管得更宽,事情更多,不是紧盯几台机器,而是要平衡几十条生产线。相比宜宾杜海洋的“内生型”上任,内江的兰徐更像是“跨车间”调上来的,要在新环境里尽快把路摸清。
这次两个城市几乎同时迎来新的人选,就像两支队伍在比赛中换了队长。宜宾和内江虽然地理距离不远,但各自的“比赛场地”不一样。宜宾有港口和酒业,发展节奏像一辆重载卡车,稳当但需要耐心;内江更靠近成渝之间,产业链像一个高速路枢纽,车流量大,机遇也多。两个新的队长,面对的路况、任务都各有不同。
杜海洋和兰徐的任职,也有一个共通的现实:不论是熟悉老路的司机,还是刚接手新路线的司机,关键是能在路上保持车速不掉,避开坑洼,把乘客安全送到目的地。对地方来说,领导班子的变动就是一次调速和调向,接下来怎么开,群众是体感最直接的乘客。
总的来看,宜宾和内江这次的“换人”,像是同一天修理厂里两辆车同时换了主驾驶。谁的驾驶习惯更稳、谁的导航更准,很快就会从车子的运行状态能看出来。从现在起,这两辆车会怎么跑,全靠新上任的方向盘落在他们手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