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还没盖完别急着下定论,数据中心里“卖铲子的”笑了
这阵子科技圈真是不消停,甲骨文股价直接蹿了40%,市值妥妥接近9500亿美元。英伟达又贴近新高,博通也涨得有模有样。的风还是吹得挺猛,不过咱们不聊“信不信”,也不画饼,来翻翻巨头们的账本,看看到底都往哪儿砸钱。
今年资本开支加大得很,云大厂们纷纷像修路铺桥一样,组团搞数据中心。财报电话会上,基本都是“今年再建几个机房”“明年电力得翻一倍”“光模块订单早点备齐”。比如Meta,一口气说要拿出6000亿美元,准备到2028年前把基础设施升级个遍。这意思就是每年都得花千多亿,速度比过去快了一倍。
只要Meta吹响冲锋号,AWS、谷歌、微软也没法落下。这玩意儿速度比谁都重要,慢半拍用户就跑。看看最新数据,北美四大云厂,2025年第二季度资本开支加起来快到96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多了六成还多。谷歌和Meta还临时上调了全年预算,说明原来计划都不够用,这投入刹不住车。
过去大家一提算力就想到英伟达GPU,跟苹果手机似的。但现在风向变了,厂商们都爱上了自研芯片。谷歌有TPU,Meta搞MTIA,亚马逊的Trainium也上阵,微软悄悄捣鼓定制芯片。这类芯片叫ASIC,能耗省,还专门干推理,只不过训练复杂模型目前还是GPU更胜一筹。
长远推理、推荐、搜索这类需求,ASIC肯定占大头。英伟达再厉害,也挡不住大客户想分散算力压力,不愿全押在一家手里。所以GPU增速可能慢点,但ASIC的出货越来越猛。
不管你用哪种芯片,最后还得靠网线连接、通电、散热、光模块传数据。这里淘金热里赚得最稳当的不是挖矿的,是卖铲子的。的大潮,谁是真正的铲子?光模块是头号主角,带宽从800G往上冲,光模块技术如CPO也逐步登场。还有高端PCB和封装基板,芯片功率高,普通板子顶不住。电源、散热设备也变得吃紧,一个机柜室都能耗上天,不升级液冷分分钟“烤糊”机房。
卖铲子的公司不跟你讲什么未来神话,也不吹嘘颠覆创新,专心地把设备做稳。只要数据中心越建越多,“铲子”就卖得越欢。技术门槛高,还得长期认证,一旦进了供应链,客户也不太愿轻易换人。
不少人说硬件企业涨得多,现在来看看数据2026年预期净利润能到1224亿元,增速38%上下,估值PE不到26倍,妥妥的实打实行情。短期股价肯定有起伏,但只要资本开支还不断加码,数据中心越建越多,底层硬件市场就不会轻易掉队。
概念是换来换去,可数据中心得天天开工。“卖铲子的”没必要管哪些明星亮眼,他们只管活干得扎实,把底层设备稳稳供应到位。
你觉得未来谁会真正稳扎稳打?大伙都在抢“明星”还是有人瞄准卖“铲子”的机会?评论区聊聊看~
